⑴ 金融危机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危机,这个话题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如何去认识这一演变过程,防患于其然,这虽然不是你我考虑的问题,而是中国管理层,央行研究的大事,也是全球各国政府反思的大事。但其中的道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有利于正确认识个人和单位今后的投资方向。
美国次级债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属于由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其对象就是信用等级较差的美国公民,由于美国过渡消费习惯,这种只需付息就能住房的美国人群在房产形势好的情况下很受青睐,规模相当大,而且次级债公司的债券和股票向全球开放,可以说是很多国家都多少有点。但是07年起,美国房市开始出问题了,次级债也随之大幅缩水并逐渐演变成所谓的金融危机。 美国几大投资银行提供大量融资政府背景的房利美,房地美因此造成巨大坏帐。而次级债公司及几大投行的股票应声下跌,这样一连串的问题马上影响到全球。与此同时,国际投机资金又兴风作浪先是恶炒有色,后又恶炒石油期货(08年7月曾接近150美元/桶)等资源类期货,最终又大肆做空(08年12月初不到35美元/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就一发不可收拾。金融危机的根本性的标志是创立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银行在08年9月宣布破产,全球金融股集体跳水,世界一片惊慌。我们看到俄罗斯股票单日跌幅19%而表示担忧时,没几天冰岛股指单日跌幅高达75%,创造了世界历史记录,国家信誉也受到严重的打击。回顾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中国也出现了中国平安投资欧洲富通集团238亿人民币造成巨亏,风趣的网民称6000万年薪的马明哲投资水平比一般股民还要臭,当时投资损失高达95%;中信集团设在香港的中信泰富受澳元大幅贬值而在澳洲铁矿石外汇合约上造成155亿港币巨大亏损(最近报导实亏99亿港币),国内的中国远洋(浮亏53.8亿),中国铝业(140亿美元对外股权投资力拓英国损失80%)、江西铜业等等一批上司公司在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翻船,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破产后,我国上市银行08年9月披露的信息有:建行19140万美元、工行15180万美元、中行7562万美元、交通银行7002万美元、招行7000万美元…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债券,中行还贷款给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5320万美元,我看形成的亏损将是很大的。另外,中国政府在美国的6200多亿美元的国债似乎也成为美国人要挟中国政府的“银质”,因此金融危机下,我国也不会独善其身,直接损失会相当大,简接影响还难以预测。
如今各国纷纷出台了以降息、减税、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等救市政策,似乎金融风波暂告段落。其实我认为本次金融危机其实还未结束,前阶段的国际汇率又开始燥动了,各国政府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中会运用货币杠杆来达到自身利益,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大战必定会爆发,我看这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金融货币政策研究较深的朋友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目前我国政府通过大幅降息倒逼20多万亿元城乡居民银行存款余额进入消费和投资领域来缓解危机,其实危机的深化与否,看保障。如果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没有活下去的担忧,没有结婚的担忧,没有生孩子的担忧,没有教育的担忧,没有养老的担忧,那么,消费就不会萎缩得很厉害。相反,如果生老病死、教育和养育都要担心,居民的消费水平一定是低下的,消费的萎缩就会更加严重。如果靠政府投资和消费来刺激,也只有短线之功,却能引发更多社会矛盾。所以,发达国家面临危机,首先一定要解决的就是保障问题。这也是二战前的危机中发达国家国内相对稳定的原因。相反,那些缺乏保障的国家,却更容易乱,经济更容易有危机感。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⑵ 中美贸易战对期货的影响,会影响到哪些期货品种
利多农产品,利空钢铁有色品种。
⑶ 贸易战对期货有什么影响
钢铁行业——暗度陈仓,不必忧虑
由于美国对我国钢铁钢材出口持续“双反”,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量在近几年中占比都较低。2017年美国共进口钢材3593万吨,进口中国钢材产品78.4万吨,位居第11位,仅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2%。近几年中国钢材出口走的“暗度陈仓”路线,具体来说就是先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然后间接出口到美国,或出口到韩国继续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这些钢材的出口总量甚至要大于直接出口至美国的总量。我国现货市场还是以内销为主,出口量几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国内需依然较好,不必过分忧虑,我国整体经济形势依然较好,内需强劲。
新能源行业——影响有限,持续关注
2017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现突出,出口量达到10.6万台,其中机动车的出口占比达到10.01%;2017年新能源车出口金额达到了3.27亿美元。分出口国来看,2017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乘用车为214台,金额达到165万美元;向美国出口的插电混动乘用车为1042台,金额为6115万美元,在所有出口国家中美国排位第一。
中国一些自主品牌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战略步伐可能受到影响。但美国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地,同时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国的技术和零配件,对销量的影响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国品牌进入中国可能会被征收高额关税。“早在双反的时候,美系车部分车型就很受影响,美国这么大力度贸易战的话,汽车行业肯定会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务部宣布对产自美国的部分大排量进口汽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涉及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及奔驰、宝马、本田的美国公司等企业。”
全球油气行业——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对于油气行业来说,整条石油供应链上,管道、平台、石油钻机和加工设备都依赖于钢铁。美国油气管道进口钢铁用量占用于建设项目的钢铁总量的四分之三。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很可能对液化天然气(LNG)新项目的投资造成破坏。LNG项目向来耗资颇巨,通常需要买家以固定价格作出长期承诺,以便为开发商提供财务上的确定性。若缺少了这份保障,开发商或许就不会为LNG终端项目开绿灯放行。
贸易战可能拖垮全球经济。尽管地缘政治危机令上周油价走高,但随着中美展开贸易对决,股市情况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样大跌。目前,市场已经有所猜测,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增长而言不是个好消息。受此影响,油价也将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车产业——汽车无妨,零件遭殃
因为中美进出口汽车现在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进口车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2017年中国进口车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美系车企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进口到中国市场的数量为6.47万辆,同比增长78.5%。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2017年进口到中国的数量是1.7万辆,同比增长51.6%。相比于中国市场年销超过2000万辆的基数而言,中美汽车进口市场的变动对于整体车市的影响不会太大。
但是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很多都是来自国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口原材料在中国生产后出口,因此影响的波及面世相对较广的。
通讯行业——依存度低,影响有限
由于美国对华一直保持严禁美国运营商使用中国通信主设备产品的政策,所以华为、中兴等的通信网络设备在美基本没有销售,市场依存度低,贸易战对其影响不大。
化工行业——短期影响,问题不大
中美贸易战会增加化工行业及其上下游的贸易成本,但短期看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本次调查可能涉及的产品集中在机电、通讯、信息技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方面,而化工领域主要为基础原料,较少涉及到技术纠纷,而国内新材料又主要瞄准的是进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国与美国在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方面的贸易逆差为7 亿美元,不存在贸易顺差,我们本次301 调查暂时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
纺织服装行业——订单转移,冲击很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同时,纺织品服装出口也是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前10大市场中,美国占第一位,中国和美国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上有巨大贸易顺差。目前美国对这个行业关税不是很高,如中国服装常见产品类关税一般在10-20%左右,这些产品的关税若提升至45%将对出口带来较大影响。美国的贸易伙伴很多,除了中国外,它可以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进行采购,很容易会发生订单转移,作为贸易战中美国强有力的一张牌,纺织服装行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农产品行业——尚未开战,已成重灾
在美中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农业大宗商品俨然成为战火的主攻区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宗商品购买国,主要满足饲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国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大豆也是美国出口向中国的最大农产品。据美国大豆协会统计,每年美国农民生产的大豆有1/3销往中国,总价值约为140亿美元。该协会周四声明称,如果中国打击报复大豆领域,将令很多美国农民失去赚钱能力、无法生活。因此,中国如果对美国的大豆和猪肉施加贸易报复,会因需求减少而压低美国相应农产品价格。在今年阿根廷因干旱减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响下,美国豆粕价格面临上行压力,进而增加美国养猪农户的生产成本。
军工产业——全天强势,主力热捧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场的较大动荡,但越是市场情绪大幅波动时,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从长远来看,此次中美贸易冲突将推动中国进一步加大国内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军工产业是最不受其影响的板块之一,应当获得超额收益。3月24日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成功执行一架次试飞。此外,随着近期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波音作为美国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国纳入中止减让产品清单的可能性,C919产业链有望间接受益于贸易战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
电子行业——一定影响,观望态度
大陆对美出口中电子终端比重较大,但国产品牌在美销售较少,2017 年大陆对美出口电子和通讯产品总金额约为1600 亿美元,约占对美出口总额的35%。总体而言大陆对美的消费电子产品出口以外资品牌组装代工为主。国产品牌市场开拓仍集中于北美以外地区,其供应链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小。
组装代工环节存在外迁可能,上游零组件仍趋于向大陆集中,在“贸易战”背景下,关税将成为电子产品组装环节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过去十年,大陆电子产业已完成中低端领域的进口替代,同时正迎来历史性的产业升级机遇,我们判断低端的组装环节未来或将出现外迁的趋势(例如印度上调手机关税后部份手机厂将组装环节迁至享受关税优惠的印尼)。而凭借资本优势、工程师红利等有利因素,大陆零组件企业有望向中高端产品线升级,持续提高产业话语权。
中国是美国电子公司的重要市场,美国对华出口中,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比重约为40%,其中高端芯片、核心设备等是主要的电子产品,如果“贸易战”发酵,对以上美企亦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
⑷ 现货对期货影响关系是怎么样
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要以现货市场的发展为基础,期货市场的出现又能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目前,现货商品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已严重影响到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培育和完善现货商品市场对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已显得非常必要。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关系
1.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1) 期货市场的产生是现货市场不断进行外延扩张和内涵深化的结果。就交易方式而言,期货交易是从现货商品的现金交易发展而来的。由于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而显示出的交易方式的有限性,以及由于这种有限性所带来的商业危机可能性,共同引发了商品交换中的时间性矛盾和空间性矛盾。随着这种矛盾的不断尖锐与激化,导致了远期合约交易方式的产生。由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拓展,商品交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经常出现价格变动很大的现象,远期合约交易的双方经常因为价格的变动而违约,从而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最终缓解,是通过商品交易合约的标准化,通过专门交易商品合约的有组织的市场的建立得以完成的。这种有组织的市场就是以交易所为核心的期货市场。
(2)期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实际需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现货价格是期货价格变动的基础。而期货价格则在基本反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前提下,通过对现货市场供求的调整作用而不断地使现货价格逐步趋于均衡。商品期货交易业务的开展显然必须以现货市场为基础。在期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现货或实物的交割是联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纽带。因为交割本身既是期货市场的组成部分,也是现货市场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期货市场落在现货市场上的那一部分。可见,现货交割的必要性在于使期货价格最终能够复归于现货市场价格,从而使现货市场真正成为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3)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数量比例关系。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所存在的数量比例关系状况,往往决定着整个市场关系的良好状态。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金融期货,其价格总量上实际都含着现货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构成了期货交易中的基差。这种基差一般要随着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趋于缩小。在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基差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果基差超出了一定量的限制,那么,期货市场就会由于过分脱离现货市场基础而发生性质上的变异,沦为纯粹的投机市场。在期货市场内部,现货的套期保值业务量也要与投机业务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如果突破这种比例,便会发生两种相反的现象:如果套期保值者相对过多,就会降低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使现货保值业务因为难以找到承担风险的投机者而不能将风险转移出去;如果投机者相对过多,就会增大期货交易中的非理性行为,使套期保值者难以追寻到真实的保值部位,从而降低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运行风险的回避程度。
2.期货市场能够引导和调节现货市场的发展
期货市场的发展要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但是,一旦期货市场在现货市场内在要求的推动下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它就会反作用于现货市场,并通过其独特的经济功能来能动地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这种调节和引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交易者套期保值从而锁定成本,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在现货市场上所形成的价格,无论是依靠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所形成的计划生产价格,还是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形成的市场自由价格,都是一种信号短促的现货市场价格。在前一种情况下,政府的行政性干预约束一旦背离市场价值规律,生产者受物质利益关系的引导,必将或明或暗地、迅速地改变其生产经营的方向和生产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生产过程深深地陷入“提价——多产——降价——少产——再提价——滥产”的经济震荡之中。在后一种情况下,现货市场自由价格作为一种即期市场上产生的完全受市场供求支配的自由生产价格,是一种波动性更大,有时甚至使有生产经营经验的厂商也目瞪口呆的短期市场价格。这些生产经营者充其量只是这些价格的接受者,它们只能跟着短促的现货价格信号走,因而往往使生产经营活动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性和震荡性。这种波动性和震荡性的直接原因是厂商的生产经营成本事前无法确定。正是这种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当事人之间公开竞价、公平交易,在买进同一种现货商品的同时,卖出相同数量的期货,进行充分的市场选择和合理的套期保值,便可达到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锁住预期经营成本的目的。也正是由于期货市场具有这样一种经济功能,才形成了期货市场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功能和机制。
(2)通过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作用来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在不存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仅具有短促性和易变性,而且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价格本身的传播信号还具有分散性、不确切性和滞后性。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内在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效。而在期货市场出现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在期货市场上,直接进场代表交易人士进行交易的是具有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的期货经纪公司的出市代表。这反映出期货市场的有组织性和入市的严格性。在期货交易场所内,出市代表直接接受其公司在场外的经纪人与客户所发出的期货买卖指令,在场内按照时间优先、自由竞价、自动撮合的原理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交易。这里,交易场所实际上就成了众多买者和卖者的集合地。这些买者和卖者通过下达交易指令,把自己关于现货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判断送至场内,由此期货市场也就成了众多影响现货市场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的集合,从而形成了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期货价格。越是接近实物交割期,这种价格的预测性、公开性、连续性和真实性就越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的基本内容。期货市场正是通过这种价格发现机制来综合、加工、处理、认定和传播两种性质的市场信息,发挥其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
(3) 期货市场又是通过自己的交易规则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的。如前所述,期货市场是一种有组织的现代市场,在这种市场上,市场交易主体的充分自主行为与市场整体的高度组织性是有机地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市场当事人在从事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然而,这并不表示市场当事人(出市代表、经纪人和场外交易人士)可以完全不顾及市场的交易规则而随心所欲地行事。恰恰相反,交易规则是一切交易人士所必须认真遵守的。例如,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中规定,当一种期货商品的价格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上涨或跌落至某一种价位时,为了避免因期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而导致现货市场供求关系过度震荡,交易人士就得暂时停止交易。这样一来,交易当事人便可面对现实,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然后继续开始新一轮理智的交易。这实际上是把本来要在现货市场上进行的交易前移到了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不仅减缓了现货市场运行的冲突和矛盾,而且降低了现货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起到了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作用。
⑸ 求金融风暴对期权期货的影响(最好是材料,我写论文用,谢谢)
金融界11月6日讯 在过去的10月对所有期货人来说都是无法忘怀的,国际期货“空袭不断”,国内期货更是应声暴跌,出现了全部品种跌停的奇观,“我们正在疯狂平仓”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必要工作
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商品期货市场风声鹤唳。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探讨金融危机给商品期货市场带来的具体影响,以及不同商品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金融危机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正逐渐从美国本土扩散至全球,包括欧洲大陆、亚太地区、南美地区甚至大洋洲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它对于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各种商品不一而足,但金融危机对他们的影响也表现出一些共性。
首先,金融危机爆发的短期内,由于流动性紧缩,信贷市场的紧张程度空前,导致所有的投资市场都遭受资产抛售的压力,商品期货市场的直接反映就是集体暴跌。因为次贷危机导致金融机构信誉下降,从而引发信贷市场整体收缩,直接导致机构减少在商品市场中的头寸,以获得更高资金流动性。资金流失是市场急跌的罪魁祸首。
其次,随着恐慌情绪的蔓延,原有金融体系受到体制性的质疑,令多数市场过度反应,进一步放大了风险,很多品种连续跌停,市场信心无处可觅。信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但此次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金融体系赖以生存的基础。风雨飘摇的华尔街引爆了一个又一个的重磅炸弹,同时也牵动金融市场脆弱的神经。然而信心打击容易,恢复困难,绝非一日一时之功,市场依然疲弱难振。
再次,实体经济最终必将受到牵连,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将不同程度地打击大宗商品的消费,经济增长的恢复以及市场信心的建立将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当今社会,金融与实业已经难以分割,信贷紧缩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流动性匮乏将降低商品消费,一旦信贷、生产和消费三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已经明确发出了经济放缓的风险预警信号。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目前还未演化成真正的经济危机,但是它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尤其是它发源于房地产市场,那么与之相关联的大宗基础商品市场的复苏必将备受煎熬。
二、商品期货在金融危机下的不同反应
但在这种普跌的格局下,各种商品由于自身的特性和供需决定了其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开放性强的品种受到的牵连和打击大,而国内相对封闭的品种其走势仍然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由于全球经济明显放缓,大宗工业品消费备受打击,尤其是能源化工类产品的价格在此轮暴跌中损失惨重,且后市仍不乐观。此次商品大幅走熊基本是以原油价格跳水领跌的,截至目前原油价格回落幅度已经接近50%。预计在发达国家经济稳定以及中国未来增长模式变得明朗之前,原油及油品期货将难于寻获底部,而相关能源化工类品种弱势难改。
金融危机导致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其中影响路径不外乎两条。首先,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市场恐慌情绪弥漫,作为金融市场组成的一部分,金属市场受到的冲击自然不可避免,系统性风险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打击,直接导致了金属价格的下跌。其次,从更长远更深层次的角度考虑,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将导致全球工业品需求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波跌势当中工业品的跌幅要大于农产品的原因。资金撤离金属期货市场的意志显得较为坚决,在这种情况下金属的供需基本面暂时失效,金属的金融属性特征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本轮经济周期变化中,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是一种必然,中期而言不论是铜价、铝价还是锌价都仍然具备进一步的下跌空间,只是不同品种其下跌空间有所差异。
对于农产品而言,由于大部分为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低,金融危机更多体现在资金层面的影响颇大,但对于商品自身的价值影响较小,最终归根于其自身的供求关系。其中,强麦期货价格,除了取决于政策主导的小麦现货价格的走势外,作为市场化运作的期货品种,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当然,从根本上说,现货价格是期货定价的基础,相对于现货市场中硬麦与强麦约100——150元/吨的价格差距而言,经过9月以来行情的大幅回落,期货价格基本得到修正。预期强麦期货价格将在政策与外盘的双重影响下寻求与现货小麦价格的“均衡点”,并随后步入小麦现货稳中攀升的同步轨道。
大豆方面,原油价格回落减少了对豆油作为生物燃料的需求,但对大豆的食用需求并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大幅减低,所以相对于其他工业等商品走势,大豆在跌到一定程度时,市场将重新回到大豆的供需基本面上来考虑。
在多数商品受累于金融危机大幅下挫的过程中,黄金的走势特立独行,这主要是由其特殊的金融属性决定的。近期黄金市场的走势令人难以捉摸,波动的幅度扩展以及多空频繁转换,并且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猴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首先,黄金正是唯一一种没有信用风险的投资品,因此信用体制的风险规避似乎除了黄金别无选择。然而,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流动性紧缩仍然未得到缓解,欧元三个月借贷成本仍然在历史高点附近,这就使得各大投资市场上都缺乏资金的推动,黄金期货市场亦不例外。目前黄金期货的基金多头持仓连续下降,净多持仓水平仍未恢复到2007年10月以后的高位水平,显示了基金在金市的做多意愿仍然不强。因此,金价虽然数度冲高,然而战果有限,即便是在全球股市以惊人的幅度崩跌的过程中,黄金亦未能守住900美元水准。
另外,因全球市场遭受恐慌性抛售,引发投资者全线出售资产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黄金自然首当其冲。并且,美元兑欧元上涨,令以其计价的黄金相对于其他国家投资者来说更加昂贵。风险厌恶情绪升温也加速了金市的卖盘。金融危机对黄金带来的影响多空都有,具体的行情走势需要视当时的主导因素来定,而长期来说,由于救市措施带来了美元增发势必埋下通货膨胀的种子,将来还将引发新的一轮商品价格上涨,那么金价将重获支撑。
三、后市展望与应对策略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将会促成商品价格的泡沫清洗,加速商品价格的触底。从长期来看,由于各国政府尤其是美联储在控制危机的阶段不计代价滥用信用,将为未来种下通货膨胀的祸根,下一轮商品牛市仍将由通胀引爆。在金融风暴延续的阶段,建议投资者顺势而为,控制仓位,同时等待观察整个商品市场触底时刻的到来,我们预计这一过程大约要持续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虽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但我国经济发展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的经济形势整体仍然维持健康的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限。并且国内的农产品期货除大豆以外,其他品种的运行都相对封闭。因此,对于一些受国际价格变化趋势影响有限的品种,我们更多需要考虑国内政策以及内需对它的影响,相信在国家相关扶持农业的政策出台以及宏观调控的指引下,今年年底以及明年我国的相关期货品种将会呈现触底反弹的走势。
⑹ 现货市场价格在期货交割前发生剧烈变动将对期货交易产生哪些影响
价差是由仓库的保管费,税费,利息等构成的,如果到了交割时,期货与现货不能同步,就会造成大量的现货交割,一方不愿平仓,比如玉米,如果现货是1700一吨,而期货是2000元一吨,就会有大量的人把现货制成标准合约,在期货市场卖出,而买的人不平仓就只好买入大量的现货了。相反如果期货是1700一吨,而现货是2000元一吨,就会有大量的人在期货市场买入大量的标准化合约,等到交割时转成现货,这样同样也会造成大量的人期货转成现货,这个市场的回避风险功能就丧失了,而等到交割时由于以不需要保管现货,所以仓储等费用也没有了,所以只有现货与期货同步,差价也只有少量的仓储等费用时,买卖双方才会平仓,从一个市的盈利去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记得在几年以前,像胶曾发生过你说的情况,现货方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现货在高位可卖,迫使他们在高位平仓以后,使这个合约几年都没有多少人来参与,流动性减少以后,参与的人也就少了,功能自然丧失,你说的这种情况发生以后,交易所会强制大户平仓,现在的制度是健全的,一般不会发生你说的情况了。
⑺ 期货交易中对手违约风险究竟有多大
不存在这个问题。交易所作为交易的中介,对买方来说,交易所就是卖方;对卖方来说,交易所就是买方;所以除非交易所破产了,否则根本不需要担心也不存在对手违约一说,如果有某个卖方或买方无法履约的话,惩罚他的是交易所。
⑻ 金融危机对中国钢材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很大。钢市或重蹈金融危机行情来源: 2011年09月29日 08:20:13 建材库存继续上升。国内建筑钢材库存已连续五周上升,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明显加大。同时,钢材期货价格创去年11月下旬以来新低。对现货市场走势也形成较大利空影响。利空聚集钢价下跌 钢市或重蹈金融危机行情据数据显示,在刚过去的一周内,国内现货钢价大幅下跌,市场恐慌心态蔓延。分析师认为,“近期国内钢市所面临的国际宏观环境让人揪心,对钢价的影响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供求基本面。美欧债务问题再度恶化,美元指数暴涨,全球股市及大宗商品普遍暴跌,市场形势和2008年金融海啸时期极为相像。 ”数据显示:上海区域钢材价格加速下跌,单周价格下跌70元/吨,截至9月23日报在4700元/吨;北京区域钢材价格大幅下跌,截至9月23日报在4840元/吨,单周价格下跌140元/吨;广州区域钢材价格明显下跌,截至9月23日报在5060元/吨,单周价格下跌50元/吨。随着市场价格的加速下跌,上周国内钢厂价格也全面下调,部分钢厂在一周内3-4次下调出厂价格,累计对价格下调幅度在100元/吨以上的钢厂不在少数。不过从华东地区主导钢厂下旬价格政策来看,沙钢、永钢、中天仅对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了40-70元/吨,幅度明显不及市场预期,好在多数钢厂均对前期合同进行了补差,适当降低了商家亏损。目前华东地区主导钢厂价格与市场价格倒挂幅度仍然较大,后期钢厂价格仍面临较大的下调压力。建材库存继续上升。国内建筑钢材库存已连续五周上升,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明显加大。同时,钢材期货价格创去年11月下旬以来新低。对现货市场走势也形成较大利空影响。此外,资金问题近期更加引发关注。沪大额银行承兑汇票月贴现率9月19日飚升至11.31‰,较9月9日的8.58‰大幅上升31.82%,刷新历史新高。近期市场不断爆出有借贷人神秘失踪的消息,民间借贷产业链面临崩溃,国内钢市也人心惶惶,商家心态普遍不稳。进入国庆节前的最后一周,钢厂为寻求订单降价将不可避免,贸易商为规避节后风险将会以出货为主,加之资金的紧张以及心态脆弱,国内钢价继续向下寻底将是大概率事件。 (
⑼ 贸易战对期货市场的影响
做期货需要可靠的指标系统。这个指标系统最好能够自动提示反转位置,自动生成支撑位和阻力位。可以提示趋势、方向,出入位置。虽然说大周期看趋势,小周期看入场出场位置。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我的北斗期货指标系统具备这些功能,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了解,进行期货技术交流。
⑽ 如果金融危机,对期货市场有什么影响
期货 风险 与 股市 风险
不一样。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期货主要看货物市场供求关系,更在意的是国际、国内、相关行业市场的需求和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