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農產品期貨價格 並就今年農村的農作物給出建議
今年乾旱導致農產品供給下降,從供需理論來看,供給下降則必然導致價格上漲,
另一方面,通貨膨脹愈演愈烈,最先上漲的還是農產品期貨的價格,
所以今年的農作物是要上漲
② 中國農產品期貨綜合指數代表什麼
上海青馬投資管理公司於2005年3月11日推出了中國農產品指數(QMAI),該指數選取豆類,小麥,玉米,棉花四大類商品,用算術平均與幾何平均的方法計算,它是4種商品加權的價格平均數,同時也收入了4種商品在不同時間的價格平均數,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的百分率不會改變該商品在指數中的相對比重。在4種商品中,每個商品在指數中的比重相對穩定,沒有哪一種商品對該指數影響過分。指數設計吸納了國際指數的普遍原則和方法,合約選取遵循三項基本原則:1持倉規模。2交易活躍程度。3合約具有代表性。這種設計既反映了國際指數的發展趨勢,使得指數運作也逐步向國際規范靠攏
③ 期貨農產品漲跌怎麼來分析
目前炒作的是美國的天氣題材,天氣乾旱影響農作物種植,影響農產品產量,後期影響農產品供需,所以大幅上漲
④ 論述題,農產品期貨市場為何具有價格發現功能
所謂發現價格功能,指在一個公開、公平、高效、競爭的期貨市場中,通過期貨交易形成的期貨價格,具有真實性、預期性、連續性和權威性的特點,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出未來商品價格變動的趨勢
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是因為:
第一,期貨交易的透明度高。期貨市場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三公」原則。交易指令在高度組織化的期貨交易所內撮合成久所有期貨合約的買賣都必須在期貨交易所內公開競價進行,不允許進行場外交易。交易所內自由報價,公開競爭,避免了一對一的現貨交易中容易產生的欺詐和壟斷。
第二,供求集中,市場流動性強。期貨交易的參與者眾多,如商品生產商、銷售商、加工商、進出口商以及數量眾多的投機者等。這些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通過經紀人聚集在一起競爭,期貨合約的市場流動性大大增強,這就克服了現貨交易缺乏市場流動性的局限,有助於價格的形成。
第三,信息質量高。期貨價格的形成過程是收集信息、輸入信息、產生價格的連續過程,信息的質量決定了期貨價格的真實性。由於朗貨交易參與者大都熟悉某種商品行情,有豐富的經營知識和廣泛的信息渠道及一套科學的分析、預測方法,他們把各自的信息、經驗和方法帶到市場上來,結合自己的生產成本預期利潤,對商品供需和價格走勢進行判斷、分析、預測,報出自己的理想價格。與眾多對手競爭。這樣形成的期貨價格實際上反映了大多數人的預測.具有權威性,能夠比較真實地代表供求變動趨勢。
第四,價格報告的公開性。期貨交易所的價格報告制度規厄所有在交易所達成的每一筆新交易的價格,都要向會員及其場內經紀人及時報告並公諸於眾。通過發達的傳播媒介,交易吉能夠及時了解期貨市場的交易情況和價格變化,及時對價格的走勢做出判斷,井進一步調整自己的交易行為。這種價格預期的不斷調整,最後反映到期貨價格中,進一步提高了期貨價格的真實性。
第五,期貨價格的預期性。期貨合約是一種遠期合約,期貨合約包含的遠期成本和遠期因素必然會通過期貨價格反映出來,即期貨價格反映出眾多的買方和賣方對於未來價格的預期。
第六,期貨價格的連續性。期貨價格是不斷地反映供求關系及其變化趨勢的一種價格信號。期貨合約的買賣轉手相當頻繁這樣連續形成的價格能夠連續不斷地反映市場的供求情況及變化。
由於期貨價格的形成具有上述特點,所以,能比較准確、全面地反映真實的供給和需求的情況及其變化趨勢,對生產經營者有較強的指導作用。世界上很多生產經營者雖未涉足期貨交易,也沒有和期貨市場發生直接關系,但他們都在利用期貨交易所發現的價格和所傳播的市場信息米制定各自的生產經營決策。例如,生產商根據期貨價格的變化來決定商品的生產規模;在貿易談判中.大宗商品的成交價格往往是以期貨價為依據來確定的
⑤ 每年的農產品如何定價的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進出口貿易,多數以世界上主要期貨市場價格作為現貨定價基礎,即: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基差價格。基差是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內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差,主要受運輸成本的影響,一般來講,靠近銷區的基差多為正值,而靠近生產地的基差往往為負值。當然,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和人們的價格預期也會導致基差變動。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基差價格往往會收窄;反之,當市場供不應求時,基差就會走強。在美國,由於農產品期貨買賣的報價是按某個月份的期貨合約基差作出的,從而使基差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在美國和南美農作物收割季節,基差處於最低水平,此後的一兩月後逐步走高。從歷史的視角來看,國際大宗農產品交易方式和定價機制經歷了從即期現貨交易-遠期現貨交易-交易所期貨交易—場外期貨(多種形式衍生品)交易的發展歷程。最早起源於美國的穀物交易。19世紀初,為解決穀物的及時買賣,避免價格波動的風險,在西部農場主和東部加工商之間開始以遠期合同形式進行商品交易。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65年該交易所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場內交易開始發展。20世紀70年代,場外衍生品市場交易也隨之出現,並出現了期權、互換等多種合約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國際大宗農產品交易形成了以期貨交易為主、多種交易方式並存的國際貿易體系和國際市場體系。由於期貨市場價格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全世界對大宗農產品價格的預期,反映真實的市場供求關系,因此,隨著以期貨交易為主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和市場體系的確立,期貨市場逐漸成為國際農產品基準價格的中心。
美國期貨市場價格是全球大宗農產品價格的風向標
由於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加上它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歷史悠久,美國的期貨市場價格不僅是美國農產品價格制定的基礎,也為全世界農產品市場提供了價格參考標准。如CBOT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是美國現貨價格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以其市場影響力主導著全球穀物、大豆等主要農產品價格的形成;紐約期貨交易所的棉花期貨價格,不僅是美國棉花行業定價的基礎,也是全球棉花貿易的價格重要指導。
這里以大豆為例,說明CBOT大宗農產品期貨價格的形成過程。在CBOT,大豆期貨交易是一個涉及流通、貿易、加工企業和農民等多個交易主體的有機體系,其價格形成過程為:美國農業部對外發布每年美國大豆主產區的生產情況預測和實際統計數據,CBOT的期貨交易商主要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有關大豆的生產信息進行買賣期貨操作,形成大豆的期貨市場價格;農場主根據期貨價格表現出的供求趨勢來確定第二年的生產安排,以此來減少生產上的盲目性,降低風險。貿易商通過農產品期貨價格來確定現貨貿易合同中的價格,以避免價格波動風險。
很顯然,美國本土的大豆生產情況是CBOT大豆期貨價格波動的主導因素,這種以美國本土大豆生產情況作為世界大豆現貨市場定價基礎的期貨定價機制十分有利於保護美國大豆生產者和經營者利益。近年來,盡管南美國家的大豆產量上升迅速,但以美國為首的跨國公司通過集中控制這些國家的大豆流通渠道壟斷國際大豆貿易,因此,世界大豆生產格局的變化並未改變美國期貨市場主導世界農產品市場交易價格的定價機制。
三大因素影響國際農產品定價機制
既然國際大宗農產品定價機制的核心是CBOT農產品期貨價格,因此,影響CBOT農產品期貨價格的因素也成為影響國際大宗農產品定價機制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供需關系是國際大宗農產品定價的基礎。商品價格變化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在供求關系影響下,商品價格會自動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供給增加,該種商品的價格將會下跌,反之則上漲;一種商品的需求增加,其價格就會上漲,反之則下跌。正是由於這種供給和需求力量在動態中保持了一種相對均衡,才形成了商品的市場價格。雖然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在形式上可能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都是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
第二,美元匯率的走勢是影響國際農產品定價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全球大宗農產品通常以美元計價,美元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著大宗農產品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的走勢。當美元貶值時,CBOT農產品期貨價格會上漲;當美元升值時,CBOT大宗農產品期貨價格會出現下跌。
第三,農產品市場的國際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國際定價權。在完全競爭、信息對稱和交易成本為零的前提下,大宗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完全由該商品的供求關系決定。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宗農產品國際市場並不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市場組織程度是影響國際農產品定價的一個重要因素。從當前情況看,少數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主導了國際農產品市場的定價權。目前,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BCD」所控制,即美國ADM、美國邦吉(Bunge)、美國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Dreyfus),這四大跨國糧商常常被稱為國際糧食市場的「幕後之手」。這些國際巨頭憑借資本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是國際大宗農產品定價的重要參與者與決定者。
此外,還有一些非主要因素也在影響著國際農產品交易價格的走勢。這些非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基金持倉、天氣因素、農業補貼和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報告等。從本質上講,這些非主要因素對大宗農產品定價的影響最終仍然是通過供求發生作用。當主要因素決定了大宗農產品價格的階段性走勢後,其他因素就會成為價格走勢的催化劑,會加速大宗農產品國際價格的上揚或下跌;個別時候這些非主要因素也會轉變為主要因素,起到關鍵性作用。
以美國農業補貼為例看其對國際大宗農產品定價機制的影響。美國政府對國內的農業生產提供數目龐大的經濟援助和補貼。OECD公布的報告顯示,2002年美國的農業補貼額達到395.6億美元,占發達國家總補貼額的16.84%,占其農業收入的18%。美國的農業補貼對國際大宗農產品定價機制產生著重要影響。首先,美國政府對不同農作物補貼額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該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進而影響到CBOT農產品期貨價格。如2002年5月,美國政府通過了《農產品補貼法案》(簡稱新農業法案),其核心內容是增加對農業的補貼,但把2002-2007年間大豆貸款價格由2002年之前的526美元/蒲式耳下調至500元/蒲式耳。對大豆補貼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2003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減少7%,導致世界大豆供求失衡,由於供給不足致使2003年下半年CBOT大豆價格迅猛上漲。另一方面,巨額的農業補貼扭曲了國際大宗農產品定價機制。補貼是取得價格競爭優勢的手段,美國巨額的農業補貼大大扭曲了國際農產品的定價基礎。
⑥ 請教:在網上怎樣能看到期貨中農產品類各品種的現貨價格
例子.白糖~~~~上廣西糖網.
每個行業都有龍頭網站啊.
⑦ 什麼是農產品期貨
(1)農產品期貨是期貨交易中的一種。在我國期貨市場上指:棉花;大豆;豆油;豆粕;小麥等。
(2)一般情況下;期貨價格是現貨價格的先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期貨的價格走勢預測未來的價格走勢。
(3)在期貨市場上;95%的交易資金是投機性的,部分合約在一定時間可能被認為操縱。
(4)如果是單純希望從期貨合約價格的變化中;選擇種植的農產品,則毫無意義。因為每一種農產品生產條件不一樣;即使價格上漲,你所在的城市也未必可以種植。
不如現在白糖的期貨價格一路狂飆;但是甘蔗確實所有地方可以種的。
還有;目前農產品期貨合約大概有10多種;而實際的農作物成百上千;當地實際可以種植的農產品未必有相應的期貨合約。那麼觀察期貨價格也就沒有必要了。
⑧ 農產品期貨和農產品實際價格有關嗎
必然有關系。
交割制度制約了期貨價格與當前商品實際價格間的價差,但價差本身就包括了運輸、時間,行情預期的成份。
另外,貨物品質、區域價差可以造成噪音。要比較期貨價格與交割地的交割標准品的價格。
成熟的經濟體和期貨市場,期貨聯動作用非常明顯,高度相關。
⑨ 農產品期貨做短線交易如何有效判斷趨勢
期貨交易的活躍性和"T+0"的交易方式,使得短線交易者有了較大的活動空間和短線獲利機會,
尤其是在那些投機性較強,日內波動較大的品種上,短線機會更為豐富,一天跑幾個來回的機會經常出現。
短線交易的原則
1、順應當日趨勢而為,並嚴格止損。
因為是日內短線,操作的主要思路是順應當日的技術走勢,因此前一日的收盤價就具有重要的技術意義。
通常情況下跌破前日收盤價放空,漲上收盤價做多。
2、入市出場的時機主要參考短線技術指標特別是CDP指標,止損價的選擇通常以前期的高低點以及短期均線指標為主。
3、短線交易比較適合盤整形態時的交易,在期價振盪區間的上沿賣空,在振盪區間的下沿做多。
在極度利多和極度利空的走勢中要避免逆大勢的操作,因為此時技術指標可能會鈍化,走勢變化較快,應短線順勢單方向做單,以控制風險。
為什麼要選擇短線交易方式 選擇短線交易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幾點:
1、期貨行情瞬息萬變,經常性會受到某種突發性的消息、政策、意外事件以及外盤商品期貨走勢的影響,做短線有助於規避此類風險。
2、有利即取,落袋為安;不利就逃,不冒大的風險。
3、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短線交易通常每次只能賺取百分之幾的利潤,但多跑幾個來回後,累積起來的利潤就有可能很可觀。
4、每日結算,不持倉過夜使得資金處於高度靈活狀態,有助於應付日常生活工作中對資金不時之需。
5、每日的盈虧清清楚楚,有助於自已總結經驗,輕裝上陣。
在有事不能到場參與交易時,不心象有持倉的投資者那樣一邊在做其他事情,一邊還在擔心自己的持倉。
⑩ 如何根據期貨市場走勢判斷現貨市場漲跌以黃金和農產品期貨為例、
期貨與現貨有著普遍而不是必然的聯系期貨市場長期穩定的方向趨勢,和現貨價格趨勢一致。期貨波動和現貨沒有可比性,要比現貨幅度大,頻率高,並有預見性。短期背離很常見。以黃金為例,目前黃金價格居高不下,勢必拉動國內金價上揚(從黃金首飾價格表現可以明顯看出),但是期貨的漲幅明顯大大高於現貨。目前的金價(美盤期貨)1200左右,居於歷史高位。那麼這個價格區間長期維持,肯定要拉動現貨價格進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