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疫情伊朗和美國對戰有什麼變化
這個小隊而言,美國在外宣傳在幫助伊朗在世,卻在制裁上卻在加重。美國是心口不一的。
2. 美國對疫情應對遲緩,是否會影響全球疫情防控
從2019年新冠疫情就是大家談之色變的,新冠病毒是非常可怕的,嚴重的可以導致人直接死亡。而2020年五六月份的時候我們中國大部分地方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可是外國卻沒有我們控制的這么好。根據報道說,美國在七天中,平均每八十秒就會新增加一例新冠病毒肺炎死亡的病例。世衛組織發言人24日稱,隨著確診病例的快速增加,美國可能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
在美國公布的廣告來看,七天裡面一共新增了死亡病例7486例。新冠病毒患者死亡的病例正在大大的加快。美國7月報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總數為26198例,這意味著每102秒新增一例死亡病例。自疫情暴發至當地時間8月5日一早,美國有超過158000人死於新冠肺炎。而且就是這樣美國好像還是沒有意識到新冠病毒肺炎的恐怖。
只要控制好各個出口,應該是不會影響全球疫情防疫的,不過還是希望美國可以重視起來這場病毒感染。
3. 美國股票價格對國內期貨價格有什麼影響美股在宏觀經濟中代表了什麼
你做期貨看美股倒不如關心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還有倫敦期貨交易所的合約變動,國內的期貨變化跟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有聯動的
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美元,加元,澳元,歐元等等的貨幣變動,尤其是美元
4. 美聯儲加息對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商品是跌還是漲
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所以美聯儲加息後全球各大經濟體都會受到影響,影響到世界各國的匯率,匯率影響到各國的債務,各國債務再影響到各國經濟,各國經濟影響到各國股市,還會影響到實體經濟。
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變化還是一個風向標,全球其他央行也開始對寬松政策持謹慎態度,大幅度的貨幣刺激政策已經很難見到。全球流動性已經出現明顯拐點,這一點對於大宗商品的影響非常大。一方面,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領先於其他央行且美國經濟好於其他經濟體,這造成了美元迴流美國,美元指數強勢上漲,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遭受重創。
另一方面,之前過度的貨幣刺激政策在促使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的同時,也刺激了大宗商品供應商的擴產規模。很多行業在刺激政策過後需求急劇萎縮,這時供給卻「剎不住車」了,鐵礦石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在全球流動性最為充裕的時期,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在內的鐵礦石巨無霸們瘋狂增加產能,但隨著流動性退潮,這些巨頭猛然發現自己已在「裸泳」,前期巨量的投資不僅讓這些公司負債深重,而且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貿然減產甚至停產只能讓自身承受更大的傷害。很多大宗商品在流動性「潮起」時,需求被高估了,而流動性「潮退」加之主要需求國經濟的下行重創了大宗商品價格。
5. 美國股票期貨大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特朗普夫婦確證新冠後,道指、納斯達克指數和標准普爾指數期貨下跌超過2%。通過這些可以看出,期貨漲跌幾乎都是被利好利空影響。
最後,這次美國股市和期貨大跌主要原因是特朗普確診了新冠,這增加了市場的風險,不過後來又漲了回去,因為特朗普病情好轉,同時宣布了一些刺激政策,這些對股市和期貨來說是重大利好。
6. 美元加息對期貨市場的影響
美元升值,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下降,因為國際上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的。
7. 由於受全球疫情和美國遏制的影響,中國之治面臨哪些危機
危機主要是外國宣揚的中國威脅論。
其次是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也曾炒作過"中國威脅論",即所謂中國革命的勝利有可能在東南亞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對美國形成"紅色威脅"。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提出"遏制共產主義在亞洲蔓延"的口號,美國在聯合國宣傳"中國對鄰國的威脅",麥克阿瑟公開辱罵新中國是"共產主義黃禍"。
(7)美國利率期貨市場在全球疫情影響下的變化擴展閱讀: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從冷戰需要出發,極端仇視紅色政權,對新生政權全力封堵包圍。朝鮮戰爭爆發後幾個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並與「聯合國軍」展開殊死較量。西方世界再次炒作「中國威脅論」,大談中國軍事威脅,並認為中國革命勝利會在東南亞引發多米諾牌效應。
這一時期,西方世界對紅色中國進行了瘋狂的「妖魔化」宣傳,中國被歪曲為大多數西方人心中的「專制、好戰的紅色惡魔」。
8. 歐債危機美債危機會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世界格局在未來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專家指出,美債危機,會弱化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而降低中國所持有美國國債的價值。美債危機,會使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進而增加輸入性因素對中國通脹的壓力。
美債危機,會弱化美元指數,造成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格局,增加我國出口成本,對出口成本價格形成壓力。
美債危機,將影響中國的外需因素,而外部需求的減弱,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國經濟增長推動力。
美債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市場不看好美國舉債增長方式
截至今年5月16日,美國聯邦政府已經突破14.29萬億美元的法定舉債上限,美債危機浮出了水面。
為了解決迫在眉睫的美債危機問題,不使美國債務違約,美國政府緊鑼密鼓地同眾議院和參議院商談突破舉債上限規模問題。在增加債務規模和減少赤字規模計劃方面,美政府和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產生嚴重分歧,直到7月底,美國政府與眾議院仍然僵持不下,而美國即將面對新的財政年度,此時若不提高債務規模,美國將不得不債務違約。美債危機的僵局使市場普遍產生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金融市場開始劇烈波動。
幾乎是在即將產生債務違約的最後時刻,美國政府與眾議院達成突破債務規模和減少赤字規模的初步框架。數據顯示,暫時性框架方案允許將債務上限提高至2.4萬億美元,但同時保證在未來十年內削減赤字的數額略大於這一規模。框架協議將分兩個階段來操作:第一階段,債務上限立即提高1萬億美元;第二階段將創立一個特殊國會委員會投票表決今年下半年超過1.8萬億美元減赤計劃協議的基本框架。
表面看,美債危機隨著協議框架的出台而消弭。 但立刻提高1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使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悲觀預期更加強烈。8月4日紐約股市恐慌情緒蔓延,道瓊斯指數收盤暴跌500點以上,標准普爾指數跌約4.8%,納斯達克指數跌幅超過5%。
8月5日,標普給美國信用降級,美國股市大跌,市場恐慌情緒迅速傳導全球股市,像多米諾骨牌似的,股票市值巨量下瀉的同時,引發了人們對全球資本市場和金融系統安全性的擔心。受此影響,上證指數、倫敦金融時報指數,法蘭克福DAX指數、巴黎CAC40指數,日經225指數、香港恆生指數暴跌,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一位中國股民形象地說:「美國信用少了一個A,中國A股市值蒸發了1萬億元。」
美債危機其實並不新鮮。自1960年以來,美國曾經幾十次提高債務上限。通過舉債推動經濟增長已經成為美國習慣的經濟發展方式。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美債危機從根本上來說,是美國兩黨政治的內訌。從經濟意義上看,深度的美債危機表明美元佔世界支配地位的貨幣優勢進一步被削弱。
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副會長、貴州財經學院院長陳厚義表示,從理論上看,美債規模不斷擴大,是美國推行凱恩斯主義,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必然。從現實來看,美國要維系美元在世界占統治地位的貨幣作用,必須在不斷輸出貨幣的同時輸入商品。所以,美國通過舉債推進經濟增長的方式將是長期的。由美債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造成美國金融市場的暴跌,本質是市場不看好美國舉債增長方式,並對美國未來經濟增長持負面預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說,長期以來,美國通過舉債方式實現經濟增長,其可持續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戰。美債規模從2萬多億美元擴大到現在的14.29萬億美元規模,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按現在美債擴張的速度,三年之內,美債與GDP的比例就將達到今天希臘危機的水平,必須治療病根,而非緩和症狀。美國債務不會違約,因為美國能印鈔票,但將來某個時刻,美國將面對利率飆升、美元危機和惡性通脹。如果它們發生,將是突然、猛烈和痛苦的。
美信用降級短期沖擊世界經濟
美債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待進一步觀察
標准普爾是一家標準的百年老店。假使創始人普爾先生再生,他恐怕也絕對不會想到,標普的一次信用評級,會使美國產生巨大的金融風暴,並導致全球期貨市場、匯率市場、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產生劇烈動盪。
早在今年4月,標普毫不猶豫地把美國這個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前景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8月初,美債框架協議達成後,標普再次毫不猶豫地將美國信用評級降級。美國股市應聲暴跌,市場恐慌情緒迅速傳導全球股市,並引發了人們對全球資本市場和金融系統安全性的擔心。
張曉晶說,很難想像,一個金融服務中介結構的一次評級,居然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其實,標普這次評級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金融風暴,根本原因不是標普評級本身,而是作為全球經濟中心、全球金融發動機的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同時,世界經濟在復甦通道中充滿了不確定性,特別是歐洲債務危機時刻可能爆發,加劇了金融風暴蔓延趨勢。
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美信用降級短期內會沖擊世界經濟。陳厚義認為,首先,美債規模佔GDP的比重越來越高,美國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風險也隨之增大。數據顯示,美國2010年GDP總量達到14.66萬億美元,現有國債規模14.29萬億元。美國經濟的未來償債能力成為市場一個普遍的疑問。其次,美債規模的擴大,確認了市場對美元貶值的預期。美元貶值,將對國際貿易和匯率市場產生深刻的影響,迫使其他貨幣升值,從而導致他國出口競爭力降低。
那麼,這次美國降級,會不會引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的專家宋鴻兵認為,這是本輪世界經濟危機的延續和深化。宋鴻兵說,金融危機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次貸危機,第二階段是信用違約危機,其主要標志是信用違約掉期(CDS)出現危機;第三階段是利率掉期 (IRS)市場危機;第四階段是美元危機,全球美元資產出現信心危機,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動搖。如果把四個階段做個形象比喻,那第一是次貸地震,第二是違約海嘯,第三是利率火山,第四是美元冰河。
事實上,從2007—2008年,美國已經經歷了危機的前兩個階段,2009—2010年美國瘋狂的印鈔計劃QE1(美國第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2(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暫時緩解了危機,但債務沒有解決,反而在繼續惡化。若QE3推出,將觸發利率飆升,從而使危機進入第三階段。
陳厚義則認為,長期來看,美信用降級不能改變美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支配地位,不能改變美元作為全球主導貨幣的地位,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長期而深刻的影響。所以,既要重視美信用降級對全球經濟所形成的沖擊,又不能片面誇大美信用降級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首先,美國經濟表現為緩慢增長。數據顯示,美國上半年經濟增速雖然比市場普遍預期的1.6%有一定差距,但依然保持0.85%的增長率。美國償債能力是長期的,但需要快速增長的經濟周期來逆轉和消化龐大的國債規模。其次,美元擁有佔世界支配地位貨幣的優勢,美聯儲將通過各種貨幣政策長期維系美國經濟增長。
陳厚義說,從市場對美債態度可以看出,誇大美信用降級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夠客觀。事實上,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增持美國國債。美國財政部於北京時間8月15日晚間公布,中國6月份繼續增持美國國債57億美元,較5月份少增持16億美元,6月份中國持有美債總額達到1.166萬億美元,這已是中國連續三個月增持美國國債。另外,美債在金融風暴中表現出較強的潛力。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信用評級下調,但市場預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沒有因金融風暴而上升,反而有所下降。這表明處於風暴中心的美國國債沒有遭到拋售。顯然,美國降級及美債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我國外需將受到美債危機抑制
美債危機不改變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本面
目前,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局面,但經濟增長面臨著物價高企和增速放緩疊加的矛盾。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為9.6%,這同去年上半年GDP增速為11.1%相比,是一個明顯的回落。6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6.4%,創37個月來新高。
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都顯示,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為9.7%,二季度為9.5%。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看,去年下半年到現在連續四個季度,固定資產投資都穩定在25%左右,今年上半年達到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半年平均增長16.8%,連續四個季度增速穩定在17%左右。從實體經濟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也是連續四個季度基本穩定在14%左右。從就業情況看,上半年就業的指標持續改善,1—5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過500萬,二季度外出農民工的人數在一季度的基礎上繼續增加,就業穩定增加。從增長質量的指標來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27.9%。
盡管我國經濟面臨增速持續放緩、物價高企矛盾,但經濟基本面依然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局面沒有改變。也要看到,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存在的。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這次美債危機會弱化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而降低中國所持有美國國債價值。其次,美債危機會弱化美元,從而使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進而增加輸入性因素對中國通脹的壓力。再次,美債危機會弱化美元指數,造成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格局,增加我國出口成本,對外向型企業出口形成成本價格壓力。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11年1至6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7036.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8%。其中,出口8743億美元,增長24%;進口8293.7億美元,增長27.6%。累計順差449.3億美元,收窄18.2%。彭文生表示,由於中美貿易和中歐貿易在中國進出口總額中佔有相當高的份額,目前的美債危機和歐債危機對我國外需的未來影響不可小覷。無疑,外部需求的減弱,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國經濟增長推動力。
張曉晶表示,美債危機不會對我國金融體系和經濟運行產生破壞性影響。從全局上看,由於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增強,投資和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高,外需在GDP佔比中的份額呈下降勢頭,所以,這場金融風暴並不影響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面對國際金融風暴,我們要化危機為機遇,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推進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保障金融體系的安全和國民經濟運行的平穩。
當前,要著力解決物價高企的矛盾,把穩定物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同時,要時刻關注國際經濟形勢的風雲變幻,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9. 美國公布了非農數據,對下周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
本周五(9月2日),美國將公布8月非農就業數據。
10. 在疫情的影響下,美國中小型影院的現狀如何
美國中小型影院受到疫情的影響,導致接近69%的中小型影院將面臨破產,因為疫情期間電影院屬於關閉狀態,所以就沒有了收入來源,即使是有些電影院開通了線上服務,但這畢竟只是少數,很多電影院由於長時間沒有盈利,只能被迫關閉,希望能挽回一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