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近年通貨膨脹的原因
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太慢,讓國際熱錢對人民幣的升值有預期,從而導致大量的外資流入中國賭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匯率每拖一天,就等於讓更多的熱錢流入中國。
而這些熱錢,是不斷增加的,這樣就導致了房地產飛漲,然後政府打擊房市,然後熱錢又進入股市,使得股市飛漲。然後中國政府又想打擊股市,然後迫使熱錢流向物資期貨市場,開始炒高物價。 現在的豬肉和雞蛋已經到了歷史高價,是必然的,而且全面的物價上漲會不斷持續下去。
靠打擊和堵是沒用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一步到位的匯率改革,讓現在在中國的國際熱錢拿錢走人,否則,當越來越多的熱錢不斷的流入時,拖到最後,中國的損失將是我們承受不起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中國經濟過熱的一個最直觀的印象就是日常消費品物價上漲,肉價、食用油、方便麵,都處於大約10%以上的上漲過程中。這是對於民生的直接考驗。為抵禦物價上漲的壓力,從鍾點工、保潔工、送水工、護工到民工紛紛以各種方式提出加薪要求。即使用比較溫和的說法,也可以說中國經濟處於物價上漲周期之中。
[ 轉自鐵血社區
中國經濟上演的「高增長低通脹」奇跡出現了一絲混亂跡象,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的物價走高已經很難用CPI數據加以遮掩,據報道,消費者信心大幅回落。上海八成市民認為物價水平偏高,二季度上海消費者信心指數高位回落,為109.3點,比上季回落3.4點。
而在CPI上漲過程中,低收入階層受的損失最大。
原因之一,我國CPI指數中1/3以上都是食品類消費價格,在低收入階層中這一部分支出所佔的比重較大,屬於剛性需求,因此,基於生活必需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換來的必定是低收入階層生活狀況的惡化。為此,***總理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生豬生產發展和穩定市場供應工作。在六項措施中的一條是,「採取適當提高低保標准、發放臨時補貼等措施,確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原因之二,我國的城鎮職工收入水準上升並不均衡。從數據上來看,城鎮居民的財產收入與薪資一直處於上升的過程中,且升幅超過物價上漲幅度,6月份CPI雖然達到30多個月來的最高水準4.4%,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稱,上半年,中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99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18.5%。這同樣表現在各省的財產收入情況中,如廣州上半年GDP增14%,而人均財產收入增長了1倍多。以這樣的薪酬上升幅度應付物價上漲應該說並不困難。
但關鍵時刻分配不公頑疾再次發作。薪酬上漲有梯度效應,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與民企職工工資依次而下,受政策性增資拉動,城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增長10.9%,受益的多是公務員與國企員工;而受「牛市」財富效應影響,股息、紅利收入大幅增加,人均財產性收入增長1倍多,受益者更為偏頗,除了得是投資者之外,還必須是炒股炒房「獨具慧眼」擁有大資金獲得厚利的投資者,因此,在投資收益分布極端不均衡的情況下,以一個算術平均值計算某市戶籍人口家庭的財產收入,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反而會進一步混淆事實真相。
由於物價上漲,已經引發新一輪的加薪反彈。近日深圳舉辦了深港市民喜愛的百強品牌企業招聘會,招聘會共有100多家企業參加,不少企業表示,面對深圳物價上漲,用人單位也隨之調整了員工工資待遇,漲幅在10%-20%,否則不僅招不到員工,而且留不住員工。編輯部近日接到一群深圳打工者聯名來信,稱六百多元的薪資難以經受物價上漲壓力,基本生活質量堪憂,這也直逼出中國最低收入階層的生存狀況。
[ 轉自鐵血社區
從客觀上來說,薪酬與再分配會進一步影響物價,物價上漲與收入分配之間有互相震盪加強的作用。1985年和1988年的兩次嚴重的通貨膨脹與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的承諾有關,其中1985年的通貨膨脹是由消費膨脹引起,而消費膨脹是國有部門的工資增長失控引起,是局部收入失衡引發的全局性上漲,這一幕現在重新上演。另一方面,由於匯率升值壓力,土地、房地產等資產價格難以抑制地大幅度上升,由投資而來的收入加劇了中國收入的不均衡狀態,使得經濟一時難以降溫,而物價上漲的壓力則由所有人共同承擔。
在目前中國的經濟現狀下,要打破物價上升的預期是比較困難的,政府能夠做到的就是:第一,使工資上升正確地反映出市場效率,成為正面激勵機制,而不是特權階層的紅利;第二,使中低收入階層的薪酬水準的增加幅度可以抵禦物價上漲的壓力,通過社會保障、最低工資制度等保證中低收入階層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第三,政府正確評估物價以及居民收入增長,避免統計數據偏頗,正視潛在的通貨膨脹,從而採取與現實契合的經濟政策。
社會中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打贏物價增長水平,才能保證社會與經濟基礎的穩定,也從側面反映出這是一個能讓大多數人共享經濟發展紅利、具有民意基礎的經濟制度。
希望採納
② 通脹對期貨的影響有多大
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最初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現象。紙幣流通規律表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徵地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為貯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為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只是代表金銀貨幣的符號,不能作為貯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就會貶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③ 期貨 關於通貨膨脹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問題
通脹時期避險資金會流入商品市場,尤其是流入黃金市場進行保值。另外通脹時期由於貨幣貶值,所以商品就會顯得便宜,而存在了一定的上漲空間。
通脹之後,通常都面臨著貨幣緊縮問題。央行通過再貼現,窗口指導和在資本市場的操作回籠多餘的資金。另外避險資金這時候也會投資到經過通脹之後顯得十分便宜的甚至破產的優質資產,也就是投資實業。這樣的話商品市場就會面臨資金短缺問題,面臨調整。
自1971年開始,大宗商品出現過兩輪大幅上漲行情。一輪是在1971-1980年,當時資本主義世界處在二戰後最嚴重的「滯脹」時期,經濟停滯不前,增長緩慢,而通貨膨脹嚴重,導致商品暴漲。CRB指數由1971年9月30日的96.80點上漲到1980年11月28日的334.8,上漲幅度246%。其中原油由3美元/桶上漲到1980年的40美元/桶,黃金由35美元/盎司上漲到850美元/盎司。
而2003年以來,大宗商品再次出現暴漲,尤其是龍頭品種原油,從1998年底的10.72美元/桶,上漲到2008年7月11日的147美元/桶,上漲幅度巨大。表面上看是全球經濟大幅增長帶動需求增長引發商品上漲,經濟增長確實是商品上漲的一大重要因素,實際上更重大動力就是全球資金泛濫導致的通貨膨脹,這主要是由於在「9.11」之後,美聯儲長期將利率長期維持在1%,相當於向全世界輸出通貨膨脹。2003以來,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同時美元處於貶值之中,經濟增長與美元貶值是商品大幅上漲的兩大動力。
導致通脹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界各國廣泛使用信用貨幣,比如信用卡,貸款等,相當於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消費,無形中就增加了當前的貨幣流通量,而央行為了彌補未來的缺口,則在當前要發行大量貨幣,導致貨幣供應過多,不值錢了。
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的四次通貨膨脹及其原因分析
1980年:1980年的通貨膨脹發生在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黨的工作重心剛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這段時期,宏觀上經濟增長速度迅猛,投資規模猛增、財政支出加大導致出現較嚴重財政赤字,盲目擴大進口導致外貿赤字,外匯儲備迅速接近於零。1979年、1980年物價出現了明顯上漲,其中1980年通貨膨脹達到6%。後來我國經濟經過壓縮基本建設投資、收縮銀根、控制物價等一系列措施,通貨膨脹得到控制。
1984——1985年:1984——1985年的通貨膨脹體現為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太大,引起社會總需求過旺,工資性收入增長超過勞動生產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另外,伴隨著基建規模、社會消費需求、貨幣信貸投放急劇擴張,經濟出現過熱現象,通貨膨脹加劇。為了抑制高通脹,當時採取了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加強物價管理和監督檢查,全面進行信貸檢查等一系列措施。
1987——1989年:1987——1989年的通貨膨脹是由於1984——1985年中央採取的緊縮政策在尚未完全見到成效的情況下,1986年又開始全面松動,導致需求量的嚴重膨脹。此期間,1988年的零售物價指數創造了建國4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當時,通貨膨脹率遠遠高於存款利率,大量現金從銀行流出,而後流入市場用於搶購,一時間許多商店的貨物被搶購一空。物價的上漲和搶購風潮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在突如其來的沖擊面前,中央迅即做出反應,召開會議整頓經濟秩序。嚴厲的治理措施致使經濟增長嚴重放慢。
1993——1995年:1993——1995年的通貨膨脹表現為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中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起因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張過猛與金融持續的混亂。有人形象地總結為「四熱」(房地產熱、開發區熱、集資熱、股票熱)、「四高」(高投資膨脹、高工業增長、高貨幣發行和信貸投放、高物價上漲)、「四緊」(交通運輸緊、能源緊張、重要原材料緊張、資金緊張、)和「一亂」(經濟秩序特別是金融秩序混亂)。此次通脹的治理以1993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提出16條措施為起點,進過3年的治理,到1996年我國成功實現經濟「軟著陸」。
⑤ 通脹水平與商品期貨的關系
當通貨膨脹初期的時候,由於物價都上漲,所以商品期貨也上漲,到了後期,通脹嚴重的時候,經濟衰退,商品期貨下跌.
⑥ 什麽是通貨膨脹和期貨膨脹而這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通貨膨脹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關於期貨膨脹
也許你是指的是
期貨升水。
期貨升水是指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與貼水對應。在通常情況下,銀行報出的升貼水數只報兩位或三位數。如果是兩位數,即為小數點後第三和第四位,如果報三位數,即為小數點後第二、三、和第四位數。升貼水數的大小,兩個數的排列次序也按升水或貼水而不同。在直接標價法下,小數在前,大數在後,即為升水;在間接標價法下,若是小數在後,大數在前,即為升水。
⑦ 通貨膨脹了這么多年,為什麼從94到現在近20年,期貨商品價格指數只漲了2倍不到呢
統計口徑不一致。通脹一般是說CPI指數,比如在經濟學上超過6%就是通脹,而這個CPI統計的商品一般是最終消費品,例如饅頭、自行車等等。而期貨商品價格指數,統計的是初級原材料或大宗商品,就是小麥或者鋼鐵價格。一般來說,原材料價格上漲一點,通過幾個工序和流通渠道成為最終消費品到消費者手上,會成倍漲價。
總體來說,通脹是經濟學定義或者民生感覺,甚至是新聞媒體用語,反應了現象,但不太精確反應價格上漲幅度及速度。而期貨商品價格指數,則是精確反應了價格變動的時間和幅度,兩者不一致是可以理解的
⑧ 通貨膨脹時期對期貨交易有沒影響
影響比較大.對銅的影響是負面的,因為貨幣貶值,人們的消費就會緊宿!自然對重金屬的消費就會減少,造成銅的庫存增多,價格自然下跌!
對大豆是利好的,民以食為天,貨幣越貶值,屬於食品類的商品價格仍會上漲!當然還得取決於供需的問題!
而黃金是對抗通貨膨脹最好的保值商品,價格的影響就不用說了吧!
對其他低期貨商品也有很大的影響,不過影響不一樣.要看該品種的供需關系和國際上價格走等因素.
⑨ 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是什麼!通貨膨脹對股市和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
簡單的說,通貨膨脹就是貨幣貶值,物價持續上漲。其中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貨幣發行過度,這樣會造成一定的通貨膨脹。當然出現通貨膨脹的時候對股市是利好,股價要上漲,期貨上的商品價格也是要上漲。這個就是對他們的影響。以上是個人的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