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厄爾尼諾(El Niño Phenomenon)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范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流圈東移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 - 首先是台風減少,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西北太平洋熱帶風暴(台風)的產生個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個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我國北方夏季易發生高溫、乾旱,通常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我國的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我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夏季往往容易出現乾旱、高溫。1997年強厄爾尼諾發生後,我國北方的乾旱和高溫十分明顯。 第三是我國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次年,在我國南方,包括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容易出現洪澇,近百年來發生在我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發生在厄爾尼諾年的次年。我國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爾尼諾便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最後,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根據近50年的氣象資料,厄爾尼諾發生後,我國當年冬季溫度偏高的幾率較大,第二年我國南部地區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區往往出現大范圍乾旱。
滿意請採納
❷ 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對於中國來說,厄爾尼諾易導致暖冬,南方易出現暴雨洪澇,北方易出現高溫乾旱,東北易出現冷夏。比起單純的氣溫變化,極端天氣更容易引發危險。
(1)台風減少。西太平洋熱帶風暴(台風)的產生次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次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中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北方地區夏季容易出現乾旱、高溫,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近百年來我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水,都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次年。
(3)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拓展資料:厄爾尼諾,又稱聖嬰現象,與另一現象南方濤動合稱為ENSO。是秘魯、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 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
厄爾尼諾的影響是,厄爾尼諾事件導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顯增多。這導致太平洋中東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洪澇災害頻繁,同時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一帶則嚴重乾旱,世界多種農作物將受影響。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幾個世紀來最嚴重的一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喪生,經濟損失近百億美元。另外,厄爾尼諾現象有時也會反促成西北太平洋台風數目偏少,但威力超強特殊情形發生。例如:1998年太平洋台風季的台風謝柏 (1998年)以及2010年太平洋台風季的超強台風鮎魚 (2010年)。(資料來源於網路)
網路鏈接:厄爾尼諾現象
❸ 厄爾尼諾現象會對金屬產業有影響嗎
厄爾尼諾現象對金屬產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因為有色金屬大國可能面臨嚴重的洪水或乾旱,導致礦業受影響。金屬采礦過程中通常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在印尼、菲律賓等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礦業依賴於水運及水電能源供應,這些地區的礦業開采可能受到顯著影響。
法國興業銀行最近發布「厄爾尼諾大宗商品指數」,用它衡量天氣現象對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該指數顯示,從以往記錄看,金屬鎳居然最有漲價潛力。自91年以來,每逢厄爾尼諾現象發生,鎳價格平均上漲13%。法興銀行大宗商品研究全球負責人MichaelHaigh對此解釋說,這是因為厄爾尼諾通常會使全球最大鎳產國印度尼西亞出現乾旱,而印尼的采礦設備依賴水電。除鎳,厄爾尼諾大宗商品指數看好的還有銅。因厄爾尼諾期間全球最大銅產國智利和秘魯會大量降雨,遭遇洪水的礦區會減產。標准銀行分析師LeonWestgate認為,印尼的乾旱可能會影響銅的供給,因為當地一條將銅精礦等原材料運出印度尼西亞的主幹道--弗萊河(FlyRiver)會因乾旱而水位下降。海通證券認為,在厄爾尼諾發生時期,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均出現乾旱,而從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則多雨。從2013年智利、秘魯、印尼、澳大利亞和巴西這幾個主要的礦產國各種金屬佔全球比例排序分析,鋰、銅、錫、銀、鋅和鎳六個品種是核心的受影響品種。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厄爾尼諾會導致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出現乾旱,而從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則多雨,而南美智利和秘魯暴雨成災。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銅礦的開采和運送。而印尼等南亞次大陸乾旱會影響到印尼鎳礦的開采。另外,厄爾尼諾發生時,西北太平洋和東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強大的台風和颶風,會影響海上航運和港口發貨。這也是市場上的交易商們所關注的。高盛指出,厄爾尼諾來襲,使銅和鎳成為最有漲價潛力的大宗商品。摩根大通也表示,在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下,部分基本金屬供應趨緊已成大概率事件。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周期性的厄爾尼諾現象真的發生,鎳、銅、錫等基本金屬礦產量或面臨較大風險,產量縮減可能使價格「水漲船高」,相關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❹ 嚴重厄爾尼諾,對於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
漲價
❺ 厄爾尼諾現象對現貨黃金有影響嗎
厄爾尼諾現象對黃金價格有間接的影響,歷史上幾次厄爾尼諾現象發展,黃金價格都有大幅的波動。厄爾尼諾發生時,黃金價格會出現明顯的上漲,事件發生後,黃金價格可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發生回落或進一步上漲。
一般來說,黃金的價格取決於黃金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均衡。歷史經驗證明,黃金的供給通常比較穩定,而需求方面的影響因素比較多,短期內波動會很大。在這些影響因素中,氣候環境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其中,影響比較大的就是厄爾尼諾現象。
根本上講,厄爾尼諾現象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是間接的,歷史上幾次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時候,黃金價格都有大幅的波動。
印度作為重要的黃金消費國,黃金進口量對黃金價格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印度農民又是黃金消費的主要力量。厄爾尼諾導致的乾旱,使得印度農民收入下降,黃金消費減少,利空黃金價格。然而,農作物減少,可能會誘發全球性的通貨膨脹,黃金是天然的抗通貨膨脹商品,會到全球資本的超額配置,利多黃金價格。
通常情況下,全球資本配置的影響要大於印度農民消費的影響,因此導致黃金價格會出現上漲情況,但是,要看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程度和大宗商品的儲備情況等,綜合這些因素看是否會引發通貨膨脹。
總的來說,厄爾尼諾事件發生時,黃金價格會出現明顯的上漲,事件發生後,黃金價格可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發生回落或進一步上漲。本質上,厄爾尼諾事件就是極端氣候事件對全球資本配置偏好產生了影響。
❻ 厄爾尼諾對棉花期貨有怎樣影響
棉花喜溫怕寒,其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 20~30℃。為了達到早發、穩長、高產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氣溫穩定。因此,帶來非旱即澇的厄爾尼諾以及伴隨發生的拉尼娜會使得棉花的產量大幅下滑,進而影響棉花價格。
❼ 厄爾尼諾現象對棉花期貨有影響嗎
隨著氣象學家五年來首次警告厄爾尼諾已經歸來,棉花期貨投資者應該何去何從?
日本和澳大利亞上月宣布厄爾尼諾已經出現。當月,澳大利亞國家氣象局檢測的海洋表面溫度指數出現了與1997-98年強烈厄爾尼諾現象時同樣的走勢,這意味著太平洋地區的厄爾尼諾現象正持續加強,並且可能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來襲時,東南信風減弱,東太平洋冷水上翻現象消失,表層暖水向東迴流,導致赤道東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溫升高,秘魯、厄瓜多沿岸由冷洋流轉變為暖洋流。由於海水溫度的變化,導致空氣對流發生轉變,帶來亞洲東岸乾旱、美洲西岸潮濕的氣候。
亞洲和美洲作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膠和棉花的主產區,自然深受厄爾尼諾影響。中銀國際表示,厄爾尼諾一旦發生,首先體現在市場對農產品產量下滑的擔憂,從而帶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增強對農業板塊投資的信心。
海通證券在報告中總結道,厄爾尼諾總能帶動農作物價格上漲,但對於產量的影響悲喜交加,小麥通常大幅減產,大豆往往大幅增產, 大米和玉米產量波動比較溫和。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小麥期貨投資者很快對厄爾尼諾即將來臨的警告予以了嚴肅的回應。如下圖所示,5月14日,該作為全球行業基準已經超過135年的小麥期貨大幅跳漲:
那麼棉花呢?兩家券商的研報顯示,考慮到庫存因素,本次厄爾尼諾對棉花的影響相對復雜。
棉花產區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其中又以中印最多,兩者總共佔比高達約 50%。 中銀國際整理的數據顯示, 2013 年全球 2,573萬噸棉花產量中,中國產量為 670 萬噸,佔到 26.0%;印度產量為 634 萬噸,占 24.6%;美國產量為 287 萬噸,占 11.2%;巴基斯坦產量為 207 萬噸,占 8.1%,前四個國家的總產量佔比達到 70.0%。
棉花喜溫怕寒,其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 20~30℃。為了達到早發、穩長、高產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氣溫穩定。因此,帶來非旱即澇的厄爾尼諾以及伴隨發生的拉尼娜會使得棉花的產量大幅下滑,進而影響棉花價格。
據海通證券,2000 年至今棉花價格有兩次大幅攀升,均出現在厄爾尼諾出現的年份:一次發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漲38%;另一次發生在2009 年,同比上漲 36%,而且延續到 2010 年同比上漲85%。
CME的棉花期貨投資者更是將2009-2010年那次厄爾尼諾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如圖所示,CME 2號棉花期貨從2009年3月的低點到2011年3月的最高點,累計漲幅高達5.34倍。
海通證券表示,厄爾尼諾對棉花價格影響顯著,由於拉尼娜往往伴隨厄爾尼諾發生,警惕有可能延長的價格波動時間。
當然,棉花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既受到供求影響,也受農業政策、紡織、外貿政策等影響。中銀國際進一步分解了厄爾尼諾對中印棉花產量的影響後發現:
印度:在厄爾尼諾時期,印度 6-9 月常會出現嚴重乾旱,但此時乾旱對棉花生產影響不大。歷史來看,厄爾尼諾出現的時間段,印度棉花增產和減產的幾率幾乎是一致的,產量變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產 15%和 1986/1987年的減產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減產 11.4%,而其餘年份產量變化幅度並不明顯,說明總體來講厄爾尼諾對印度棉花生產的影響較小。
中國:厄爾尼諾時期,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常會有不同程度的乾旱,而高溫乾旱常導致棉鈴蟲等病害爆發,會略微影響棉花產量的增長。但從總體來看,厄爾尼諾天氣對我國棉花生產的影響作用微乎其微,無論是 1994/95 年還是1997/1998 年,我國棉花無論是從產量還是單產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當前棉花庫存積壓:
2012/13 年度,USDA 統計中國棉花產銷情況,國內棉花總產量 685.8 萬噸,年比下降 6%,進口量 239.5 萬噸,年比下降 55%,同時國內消費量 772.9 萬噸,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庫存 818.88 萬噸,年比增加 138.7%,庫存消費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產量 2,543.7 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 2,315.1 萬噸,同期期末庫存 1,747.7 萬噸,較上一年增長 18%,期末庫存消費比 75.49%。除中國大陸外,全球棉花總產量 1,857.9 萬噸,全球棉花總消費量 1,542.9 萬噸,消費量比上一年度減少 11 萬噸,期末庫存 939.7 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 60.9%。
因此,中銀國際的看法是,除非發生強厄爾尼諾天氣,否則天氣因素造成棉花價格(期貨)上漲更多是短暫的預期行為,對整體的供需環境影響幾乎沒有。在棉花庫存消費比超過 100%的情況下,棉花價格上漲的基礎還很薄弱。
從CME棉花期貨走勢上看,市場確實出現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初宣布(5月12日)厄爾尼諾來臨時,棉花期貨出現過一波較大的上漲,但隨後幾日便回落,市場陷入震盪...
華爾街見聞有這個報告哦。
❽ 厄爾尼諾現象原因及影響
一、原因
東南信風減弱,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東南信風減弱後,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會減少或停止,從而形成大范圍海水溫度異常增暖,傳統赤道洋流和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導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區迎來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則乾旱嚴重。
當地球自轉減速時,「剎車效應」使赤道帶大氣和海水獲得一個向東慣性,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動,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積而發生海水增溫、海面抬高的厄爾尼諾現象。
二、影響:厄爾尼諾易導致暖冬,南方易出現暴雨洪澇,北方易出現高溫乾旱,東北易出現冷夏。比起單純的氣溫變化,極端天氣更容易引發危險。
1、台風減少。西太平洋熱帶風暴(台風)的產生次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次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中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北方地區夏季容易出現乾旱、高溫,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近百年來我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水,都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次年。
3、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8)厄爾尼諾現象對期貨影響嗎擴展閱讀:
2015年出現史上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全球升溫不可逆轉,2015年的聖誕節,不但南半球,連北半球亦異常地迎來了一個溫暖聖誕。褪色冬日聖誕過後,正當人們寫意地享受新年伊始的暖意之際,極端寒潮卻不期而至,席捲大半個北半球。
12月,於大西洋形成的颶風一路向北推進,挾帶了低氣壓地區的暖空氣。該股溫暖氣流掠過英倫、美國及冰島,到達寒冷的北極地區上空。來勢洶洶、氣勢如虹的暖空氣源源不絕地輸入北極地區,連當地的冷空氣也要退避三舍,不敢攖其鋒。
此時,北極地區的氣溫突由攝氏零下30度升至1度。這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次,北極地區的氣溫高於攝氏0度。雖然為時短暫,但由於外界暖空氣的大量入侵,令原本穩定的極地渦旋陡然分裂,形成了多股南下的寒流。美國東部首當其沖,十數個州分迎來了暴風雪、龍卷風及強風等極端天氣。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的和煦暖冬,霎時被朔風撲臉的嚴冬所取代,連一向四季和暖的琉球群島都下雪。
❾ 厄爾尼諾對棉花期貨有怎樣的影響
隨著氣象學家五年來首次警告厄爾尼諾已經歸來,棉花期貨投資者應該何去何從?
日本和澳大利亞上月宣布厄爾尼諾已經出現。當月,澳大利亞國家氣象局檢測的海洋表面溫度指數出現了與1997-98年強烈厄爾尼諾現象時同樣的走勢,這意味著太平洋地區的厄爾尼諾現象正持續加強,並且可能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來襲時,東南信風減弱,東太平洋冷水上翻現象消失,表層暖水向東迴流,導致赤道東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溫升高,秘魯、厄瓜多沿岸由冷洋流轉變為暖洋流。由於海水溫度的變化,導致空氣對流發生轉變,帶來亞洲東岸乾旱、美洲西岸潮濕的氣候。
亞洲和美洲作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膠和棉花的主產區,自然深受厄爾尼諾影響。中銀國際表示,厄爾尼諾一旦發生,首先體現在市場對農產品產量下滑的擔憂,從而帶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增強對農業板塊投資的信心。
海通證券在報告中總結道,厄爾尼諾總能帶動農作物價格上漲,但對於產量的影響悲喜交加,小麥通常大幅減產,大豆往往大幅增產, 大米和玉米產量波動比較溫和。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小麥期貨投資者很快對厄爾尼諾即將來臨的警告予以了嚴肅的回應。如下圖所示,5月14日,該作為全球行業基準已經超過135年的小麥期貨大幅跳漲:
那麼棉花呢?兩家券商的研報顯示,考慮到庫存因素,本次厄爾尼諾對棉花的影響相對復雜。
棉花產區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其中又以中印最多,兩者總共佔比高達約 50%。 中銀國際整理的數據顯示, 2013 年全球 2,573萬噸棉花產量中,中國產量為 670 萬噸,佔到 26.0%;印度產量為 634 萬噸,占 24.6%;美國產量為 287 萬噸,占 11.2%;巴基斯坦產量為 207 萬噸,占 8.1%,前四個國家的總產量佔比達到 70.0%。
棉花喜溫怕寒,其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 20~30℃。為了達到早發、穩長、高產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氣溫穩定。因此,帶來非旱即澇的厄爾尼諾以及伴隨發生的拉尼娜會使得棉花的產量大幅下滑,進而影響棉花價格。
據海通證券,2000 年至今棉花價格有兩次大幅攀升,均出現在厄爾尼諾出現的年份:一次發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漲38%;另一次發生在2009 年,同比上漲 36%,而且延續到 2010 年同比上漲85%。
CME的棉花期貨投資者更是將2009-2010年那次厄爾尼諾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如圖所示,CME 2號棉花期貨從2009年3月的低點到2011年3月的最高點,累計漲幅高達5.34倍。
海通證券表示,厄爾尼諾對棉花價格影響顯著,由於拉尼娜往往伴隨厄爾尼諾發生,警惕有可能延長的價格波動時間。
當然,棉花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既受到供求影響,也受農業政策、紡織、外貿政策等影響。中銀國際進一步分解了厄爾尼諾對中印棉花產量的影響後發現:
印度:在厄爾尼諾時期,印度 6-9 月常會出現嚴重乾旱,但此時乾旱對棉花生產影響不大。歷史來看,厄爾尼諾出現的時間段,印度棉花增產和減產的幾率幾乎是一致的,產量變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產 15%和 1986/1987年的減產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減產 11.4%,而其餘年份產量變化幅度並不明顯,說明總體來講厄爾尼諾對印度棉花生產的影響較小。
中國:厄爾尼諾時期,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常會有不同程度的乾旱,而高溫乾旱常導致棉鈴蟲等病害爆發,會略微影響棉花產量的增長。但從總體來看,厄爾尼諾天氣對我國棉花生產的影響作用微乎其微,無論是 1994/95 年還是1997/1998 年,我國棉花無論是從產量還是單產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當前棉花庫存積壓:
2012/13 年度,USDA 統計中國棉花產銷情況,國內棉花總產量 685.8 萬噸,年比下降 6%,進口量 239.5 萬噸,年比下降 55%,同時國內消費量 772.9 萬噸,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庫存 818.88 萬噸,年比增加 138.7%,庫存消費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產量 2,543.7 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 2,315.1 萬噸,同期期末庫存 1,747.7 萬噸,較上一年增長 18%,期末庫存消費比 75.49%。除中國大陸外,全球棉花總產量 1,857.9 萬噸,全球棉花總消費量 1,542.9 萬噸,消費量比上一年度減少 11 萬噸,期末庫存 939.7 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 60.9%。
因此,中銀國際的看法是,除非發生強厄爾尼諾天氣,否則天氣因素造成棉花價格(期貨)上漲更多是短暫的預期行為,對整體的供需環境影響幾乎沒有。在棉花庫存消費比超過 100%的情況下,棉花價格上漲的基礎還很薄弱。
從CME棉花期貨走勢上看,市場確實出現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初宣布(5月12日)厄爾尼諾來臨時,棉花期貨出現過一波較大的上漲,但隨後幾日便回落,市場陷入震盪...
華爾街見聞有這個報告哦。
❿ 厄爾尼諾現象的利與弊是什麼
雖然厄爾尼諾現象對洪水、乾旱和海浪產生了不利影響,並給漁業和海洋動物造成嚴重危害,但是,厄爾尼諾的最大影響則是對世界森林的破壞。1997年因厄爾尼諾現象毀滅的森林數量要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在這一年,墨西哥和中美地區發生了森林大火,燒毀了數百萬公頃森林;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燃燒數月的森林大火,使大片森林遭到破壞,煙霧籠罩了整個東南亞;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由於北方的乾旱和火災,巴西熱帶林損失了202萬公頃,其中包括瀕危的大西洋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