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棉花期貨受什麼影響價格
上游 種植的面積,產量,儲存的多少,市場的預期。
下游 企業需求的多少,進口量的多少,關稅的多少,市場的預期...等等之類的。
外盤的棉花價格參考也是這,國內的棉花看美國。
B. 進口關稅對價格有那些影響
嗯
其實說的明白點就是關稅的高低完全關系著商品的價格
C. 國家頒布的19800元/噸的棉花收儲價對棉花期貨會產生多大影響
影響很大的,19800元/噸相當於最低價,有很大的支撐作用。
D. 中國對128項美國商品加征關稅有何影響
4月2日起,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
此次關稅政策調整旨在維護國家利益,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措施給中國利益造成的損失。
有觀點認為,今天生效的這份關稅清單對外界傳達出兩個信號。第一大家會發現,其中沒有包括大豆等美國主要出口農產品。因此,這一輪的回應被認為是相對有分寸的。第二個信號是,這意味著中國可能在未來針對《232調查》而做出更加強硬的回應。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點。在中美貿易當中,美國最大的軟肋之一就是農產品的出口。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場,佔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體的15%。也就是說,每個美國農民平均向中國出口農產品大約1.2萬美元。而其中,大豆和大豆製品在中美的農產品貿易中扮演著尤其重要的角色。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約140億美元的大豆。
而美國大豆出口委員在最新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出,如果中國以大豆關稅回應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那麼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有可能暴跌71%。
因此,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事態進展,美國農產品期貨市場也經歷著劇烈的震盪。此前,出於對貿易沖突可能升級將導致中國需求減少而打壓價格的擔憂,讓市場缺乏對大豆和玉米等農產品的做多情緒,這兩個類別的期貨價格在此前都經歷著持續下跌。
但今早,由於中國的關稅清單中沒有包含著這兩個主要農產品類別,因此大豆和玉米期貨價格又呈現迅速反彈。但這並不表示,風險完全的消退。
有消息顯示,中國進口商在近來開始擴大購買南美國家的大豆,比如說巴西,此外還有的中國公司在與美國供應商的購買協議中加入了退出條款,便於隨時取消訂單。而這些消息,都顯示市場中尚存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而就像我們提到的,今天開始生效的關稅清單中,還沒有涉及到真正利益攸關的美國農業產品,但不排除之後我們會看到中國更強硬的姿態,包括棉花、高粱,肉類製品像豬肉,以及飛機貿易等等領域,都有可能是下一個貿易摩擦影響到的產業。
E. 棉花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棉花主產區生產量,紡織行業開工率,棉花存貨水平,替代紡織品化纖類的價格走勢和供應量等都是影響因素
F. 美國加征關稅,對這些成分股,滬深300指數有影響嗎
你好,沒過加征關稅,對於股市是會造成直接的影響的。
受影響的相關的上市公司:
在A股中,農業板塊無疑是直接的受益者,特別是大豆方面。具體來看,除了主營油脂的京糧控股之外,還有:
大豆:哈高科、登海種業、東凌國際。
棉花:新農開發、敦煌種業。
豬肉:新五豐、傲農生物、順鑫股份、天邦股份。
其他:中農立華、樂凱膠卷。
此外,具有避險功能的黃金個股也從中得到了受益:如赤峰黃金、西部黃金、榮華實業、山東黃金等。
雖然有受益的上市公司,但是受關稅負面影響的上市公司范圍要大很多。美國市場是許多中國企業重要的出口地,也是部分A股上市公司收入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統計上市公司年報數據可以看出,兩市共計有九十五家的A股公司的收入大多數來自於美國。涉及到了汽車零配件、化學原料、電子元器件、醫葯製造、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軟體等諸多的行業,和此次征稅的行業有一定的重合。部分上市企業對美國的收入依賴度較大。
資料來自南方財富。
G. 棉花價格主要受什麼因素影響
在中國,棉花價格包括棉花收購價格、棉花供應價格、棉花調撥價格和絮棉零售價格等。那麼棉花價格主要受什麼因素影響?
影響棉花現貨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政策面
一般說來,政策對價格的影響是很短期的,但是有時卻很劇烈。影響棉花現貨價格的政策因素主要有:
①政府的宏觀政策 。包括政治,經濟政策,如農業政策,外貿政策,金融政策,證券政策等,都會對棉花期貨價格產生影響。在分析國家重大宏觀經濟政策對棉花期貨價格影響的同時,還要分析國務院和其他職能部門出台的政策對棉花價格的影響程度。
②行業組織政策。 行業組織在市場經濟中起的作用已日益明顯,他們制定的產業政策有時會影響棉花的生產規模,產量,銷售量以及相對價位。
③國家儲備計劃。 國儲棉的拍賣,采購量以及采購價格決定對棉花價格的影響程度。
④各國農業補貼政策和紡織品進出口政策。 紡織品出口政策和棉花的配額政策影響國內的棉花價格,國際棉花價格與棉花補貼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2)產量
對用於期貨交割的棉花來說,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主要受當前播種面積和單產的影響。在播種面積一定的情況下,由於棉花生長周期較長,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棉花生長關鍵時期的氣候因素影響棉花的生長情況,進而會影響到單產水平。一般來說,棉花的播種面積主要受上年度棉花價格的影響,上年度棉花的價格較高,則本年度的播種面積將增加,反之,則播種面積下降。投資者在充分研究棉花的播種面積,氣候條件,生長條件,生產成本以及國家的農業政策等因素的變動情況後,對當期產量會有一個較合理的預測。
(3)前期庫存量
它是構成總供給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前期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則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則價格下降。
(4)進出口量
在生產量和前期庫存量一定的情況下,進出口量實際上直接改變了供應量的多少。進口量越大,國內可供應量就越大,則國內市場價格可能會下跌;出口量越大,國內可供量就越小,國內市場價格就可能回升。因此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實際進口量的變化,盡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棉花形勢,價格水平,進口政策的變化等情況。
(5)國內消費量。
棉花的國內消費量並不是一個常數,它處於經常變動狀態,並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有: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人口增長及消費結構的變化;政府收入與就業政策等。我國棉花95%用於紡紗,江蘇、山東、河南、湖北為棉花的主要消費省。
(6)天氣
2003年新棉上市後棉價之所以大漲,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天氣惡劣,在收獲期雨量過多。因此,從歷年的情況看,8、9、10月份天氣情況,是決定棉花產量和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投資棉花期貨要關注的首要因素。
(7)國家儲備
棉花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業人口達到2億多,棉花價格高低直接關繫到農民和棉紡織企業工人的收益,因此,做好棉花市場的宏觀調控,確保棉花價格合理波動非常重要。棉花市場放開以後,,我國棉花儲備和進出口政策成為調節棉花價格的兩個主要工具。1984年我國棉花儲備達到430萬噸。上世紀九十年度末,我國棉花價格居高不下,為了滿足棉紡織企業的加工需要,我國大量拋售棉花儲備,棉花儲備降為最低點,接近零庫存。
(8)替代品
化纖是棉紗主要替代品。化纖(滌短)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棉紗的需求,間接影響棉花需求量和棉花價格。2003年國內棉花價格上漲,導致棉紗價格上揚,化纖的需求量增加。前一段,原油價格持續高位橫盤,滌短上游原料PTA和MEG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成為滌短價格一路盤升的主要動力,出現滌短行情水漲船高,銷售壓力不斷增加。
(9)國際市場
①世界棉花的產量與庫存量 。棉花的產量與庫存量是棉花供給的兩個主要因素,與棉花價格具有反向關系。1961年以來,世界棉花面積基本在4.5-5億畝之間波動。由於科技水平的提高,棉花單產不斷增加,世界棉花總產量由1000萬噸增加到2500萬噸左右。棉花生產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
②世界經濟增長和對棉紡織品的需求量。世界經濟形勢對棉花進出口和棉花價格影響較大,發達國家是棉紡織品的重要需求國,發達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好轉,棉紡織品的需求增加,則棉花的價格上升,總之,棉花價格與世界經濟形勢的相關性很高。
H. 供求對棉花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
1、國內棉花供需情況
由於國內棉花產量遠低於需求,因此國內的棉花供求對國內棉價產生重要影響。
2、匯率因素
人民幣升值使美棉的進口成本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棉的進口。由於匯率變動因素長期存在,因此會對國內棉價產生深遠影響。
3、貿易政策
近年來中美歐間紡織品貿易摩擦加劇,對國內紡織業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影響,這種因素將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
I. 美國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對國內期貨有何影響
對金屬類期貨怕是要利空
豆類利多
看周二怎麼走
最近因為貿易戰
行情波動反復好多次了
J. 貿易戰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鋼鐵行業——暗度陳倉,不必憂慮
由於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暗度陳倉」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先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然後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於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我國現貨市場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幾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國內需依然較好,不必過分憂慮,我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較好,內需強勁。
新能源行業——影響有限,持續關注
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表現突出,出口量達到10.6萬台,其中機動車的出口佔比達到10.01%;2017年新能源車出口金額達到了3.27億美元。分出口國來看,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為214台,金額達到165萬美元;向美國出口的插電混動乘用車為1042台,金額為6115萬美元,在所有出口國家中美國排位第一。
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同時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國的技術和零配件,對銷量的影響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進入中國可能會被徵收高額關稅。「早在雙反的時候,美系車部分車型就很受影響,美國這么大力度貿易戰的話,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務部宣布對產自美國的部分大排量進口汽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涉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及賓士、寶馬、本田的美國公司等企業。」
全球油氣行業——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對於油氣行業來說,整條石油供應鏈上,管道、平台、石油鑽機和加工設備都依賴於鋼鐵。美國油氣管道進口鋼鐵用量佔用於建設項目的鋼鐵總量的四分之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很可能對液化天然氣(LNG)新項目的投資造成破壞。LNG項目向來耗資頗巨,通常需要買家以固定價格作出長期承諾,以便為開發商提供財務上的確定性。若缺少了這份保障,開發商或許就不會為LNG終端項目開綠燈放行。
貿易戰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盡管地緣政治危機令上周油價走高,但隨著中美展開貿易對決,股市情況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樣大跌。目前,市場已經有所猜測,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受此影響,油價也將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車產業——汽車無妨,零件遭殃
因為中美進出口汽車現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進口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2017年中國進口車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美系車企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進口到中國市場的數量為6.47萬輛,同比增長78.5%。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2017年進口到中國的數量是1.7萬輛,同比增長51.6%。相比於中國市場年銷超過2000萬輛的基數而言,中美汽車進口市場的變動對於整體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很多都是來自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後出口,因此影響的波及面世相對較廣的。
通訊行業——依存度低,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對華一直保持嚴禁美國運營商使用中國通信主設備產品的政策,所以華為、中興等的通信網路設備在美基本沒有銷售,市場依存度低,貿易戰對其影響不大。
化工行業——短期影響,問題不大
中美貿易戰會增加化工行業及其上下游的貿易成本,但短期看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本次調查可能涉及的產品集中在機電、通訊、信息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方面,而化工領域主要為基礎原料,較少涉及到技術糾紛,而國內新材料又主要瞄準的是進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國與美國在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方面的貿易逆差為7 億美元,不存在貿易順差,我們本次301 調查暫時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
紡織服裝行業——訂單轉移,沖擊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同時,紡織品服裝出口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紡織品服裝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目前美國對這個行業關稅不是很高,如中國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一般在10-20%左右,這些產品的關稅若提升至45%將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采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作為貿易戰中美國強有力的一張牌,紡織服裝行業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農產品行業——尚未開戰,已成重災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農業大宗商品儼然成為戰火的主攻區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主要滿足飼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國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大豆也是美國出口向中國的最大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周四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因此,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大豆和豬肉施加貿易報復,會因需求減少而壓低美國相應農產品價格。在今年阿根廷因乾旱減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美國豆粕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進而增加美國養豬農戶的生產成本。
軍工產業——全天強勢,主力熱捧
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場的較大動盪,但越是市場情緒大幅波動時,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將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大國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軍工產業是最不受其影響的板塊之一,應當獲得超額收益。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此外,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波音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國納入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的可能性,C919產業鏈有望間接受益於貿易戰升級帶來的進口替代效應。
電子行業——一定影響,觀望態度
大陸對美出口中電子終端比重較大,但國產品牌在美銷售較少,2017 年大陸對美出口電子和通訊產品總金額約為1600 億美元,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5%。總體而言大陸對美的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以外資品牌組裝代工為主。國產品牌市場開拓仍集中於北美以外地區,其供應鏈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小。
組裝代工環節存在外遷可能,上游零組件仍趨於向大陸集中,在「貿易戰」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十年,大陸電子產業已完成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同時正迎來歷史性的產業升級機遇,我們判斷低端的組裝環節未來或將出現外遷的趨勢(例如印度上調手機關稅後部份手機廠將組裝環節遷至享受關稅優惠的印尼)。而憑借資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等有利因素,大陸零組件企業有望向中高端產品線升級,持續提高產業話語權。
中國是美國電子公司的重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中,電子信息類產品的比重約為40%,其中高端晶元、核心設備等是主要的電子產品,如果「貿易戰」發酵,對以上美企亦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