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美貿易戰給期貨投資帶來哪些影響
從以往歷史經驗來看,中美經貿戰開打的主要方式或領域可能集中在下述四個方面:
首先,中美鋼鐵貿易摩擦恐難以避免。緊隨其後的產業可能會是乘用車輪胎、光伏產業等中美貿易摩擦較為集中的產業。再次,謹防美國單方面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最後,排斥中國企業的投資和產業保護主義傾向將越來越嚴重
2. 中美貿易戰對期貨的影響,會影響到哪些期貨品種
利多農產品,利空鋼鐵有色品種。
3. 中美貿易戰對期貨是什麼有什麼影響
主要影響農產品期貨。
4. 中美貿易戰開打期貨領域將受哪些影響
農產品期貨受影響比較大。
5. 為什麼中美貿易戰商品期貨暴跌
金融市場向來是很敏感的,一有什麼風吹草動,資金就會撤走,貿易爭端中互相征稅,好像美國對中國的某些(好像是鋼鋁方面)徵收高關稅,自然市場就會擔心會影響相關公司今年盈利的情況,自然就拋售股票祈求保本,而且現在有不少基金公司,基金有的是穩重型的,有的基金其實就是投資股票獲利,有的人是把自己所有財產都買穩重基金祈求可以獲利養老,說白了就是養老金,這些錢沒了晚年就很難受,自然基金經理也會拋售這一部分錢,當然一些股票大鱷自己有分析師,可能認為最近情況不明朗,可能資金轉投其他地方避險保本。。。
說白了就是大家都不想自己的錢有太大的損失,其實我國香港、國外的股票市場規矩跟國內不一樣,比如香港允許同一日對同一隻股票多次買賣,而且香港沒有跌停漲停這些限制,分分鍾一個看走眼上個廁所回來就會蒸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所以有什麼風吹草動,自然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當然也有人撈底,比如說香港的李嘉誠趁著股票下跌花1.5億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所以股票漲跌有危也有機。
6. 中美貿易摩擦將如何影響有色金屬期貨
SMM網訊:中美貿易摩擦,雖然從有色金屬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實質上的影響並不大,但是也有必要深入分析中美貿易摩擦中貿易部分的影響,以及其對平衡表的影響。
貿易摩擦在有色金屬行業中對鋁產業鏈的影響最大。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使得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降低,波及商品、股票和外匯等市場。
從6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和國內的提高關稅回應,可以看出貿易摩擦短時間內不會平息,大概率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期間的影響或呈階段性脈沖式影響,對基本面行情判斷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中美鋁行業貿易摩擦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鋁產業影響主要有兩點:一是直接針對進口鋁產品的關稅加征。二是針對進口商品額外關稅征稅對中國國內鋁需求的減弱。
(1)直接影響
從直接影響來看,鋁材產品直接出口美國占消費比例約為1.86%,而目前內外比價處於低位,將有利於出口的增加,因此從這個角度看,貿易關稅的加征對鋁產品的出口影響並不算大。 美國提高鋁進口關稅,其核心邏輯在於美國不斷提升的鋁產品進口依賴度。
根據WBMS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鋁產量僅為74萬噸,是10年前的30%不到。而去年美國鋁材進口量超過600萬噸,就美國鋁材供應而言,進口依賴度高達88.9%,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升高。美國進口鋁產品以原鋁和初級鋁加工產品為主;以2017年美國鋁供應來看,從主要來源國進口原鋁474.5萬噸。由於金屬鋁特有的物理性質,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建築、電力、機械製造等行業,同時長期作為關鍵材料使用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國家核心領域。因此,愈發提升的進口依賴度,對於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造成一定潛在風險。美國政府針對進口鋁產品的關稅加征,主要是想引導本土鋁產業復甦,提升美國國內鋁冶煉行業的抗風險能力。 而對於中國鋁出口來說,原鋁的出口需要加征15%的關稅,也就是說明我們國家並不支持原鋁的出口。而鋁材等需要經過加工的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出口可以享有一定的退稅,因此出口主要以鋁材的形式。雖然貿易摩擦的陰雲一直高掛,但是低位的滬倫比值依然刺激出口訂單大幅增長,特別是除美國以外的正規鋁材和變相出口鋁材訂單大幅增加。海關數據顯示,4月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超過45萬噸,環比基本持平,而5月出口量為48.5萬噸,為2014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 另外,海外鋁市場供應缺口明確,而且不確定性也依然存在。具體而言,海外海德魯巴西氧化鋁廠停產依然持續,基於供需匹配,海外氧化鋁供應減量將影響電解鋁原料供應;去年海德魯巴西氧化鋁廠生產氧化鋁640萬噸,今年計劃削減一半產能,影響320萬噸氧化鋁。再者,俄鋁事件仍有可能再度發酵;美國財政部只是表示美國將延長對俄鋁制裁下的業務暫停至10月23日,並沒有明確表示要取消制裁;俄鋁目前390萬噸電解鋁產能,1050萬噸氧化鋁產能,9萬噸鋁箔產能;2017年電解鋁產量為370.7萬噸,銷量395.5萬噸;若到三季度結束俄鋁仍未取得美國取消制裁或再度推後暫停製裁的決定,海外電解鋁價格或再度上漲,預計滬倫比值或將再度下探,推動國內鋁製品出口。 因此,預計年內我國鋁材出口將同比增加,美中貿易戰對我國鋁出口一塊影響不大。
(2)間接影響
從間接影響的角度來看,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合計價值5060億美元,其中電子產品佔26.9%,醫療設備佔6.4%,電視機及顯示器佔4.5%。這些產品或多或少需要鋁製品組裝,美國對這些產品出口加征關稅,或將影響這類產品的出口,從而傳導到鋁行業,對電解鋁終端消費或將有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主要體現在對國內宏觀經濟影響。然而,我們認為中國有充分的條件減弱貿易戰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具體到國內鋁消費來看,鋁終端產業包括房地產建築、交通運輸、電力、包裝等行業。隨著年初至今的房地產、基建方面施工工地開工、電網建設進展有條不紊,疊加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我們預計房地產、基建、汽車方面對電解鋁消費仍具有一定提振作用。汽車方面,雖然汽車產量增速逐漸放緩,但依然對汽車用鋁量的增長保持較樂觀的看法,一是汽車產銷量在多年高增長的情況下,同比基數變大:2017年全年汽車產量2907萬輛,與2016年的2800萬輛相比增長107萬輛;二是汽車輕量化對鋁合金的需求增長的支撐,使得汽車行業對鋁的需求增速依然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同樣,房地產方面,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房屋新開工面積等數據仍然處於穩定增長,將有效提振鋁的下游消費。 從消費結構角度來看,與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國具有得天獨厚的人口優勢。我國擁有超過14億人口消費潛力,即使不依靠出口增長,中國經濟仍有能力保持穩定增長。改革開放40年來,工業化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崛起,但是中國的消費相對滯後;鼓勵國內消費,既讓中國老百姓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也有利於應對美國貿易摩擦甚至貿易戰。中國有潛質成為世界新的消費中心,加快推進城市化,是鼓勵消費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中國按照常住人口計算的城市化率僅為56.8%,未來30年,中國會有超過20-30%的人口在城市定居。國內旺盛的消費需求,可以降低對外需的依賴,給國內經濟帶來合理而又更高質量的增長。中國要從出口大國轉變為消費大國,需要通過改革和創新,如城市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能的減稅、放開進口等措施。
中美摩擦對其他有色品種的影響
鋅: 中國鋅錠出口量較小,2018年1-3月累計出口量僅3500噸,在過去四年裡,出口至美國的鋅錠月均出口量在300-600噸左右。鋅錠在中美貿易規模十分低,此次貿易摩擦對鋅錠以及鋅合金影響微乎其微。出口量稍多的體現在鍍鋅板上,2017年鍍鋅板出口數量為932萬噸,主要出口至韓國、越南等國家,出口量分別為135萬噸以及115萬噸,2015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鍍鋅板60萬噸,但同年美國鋼鐵企業代表向美國商 務部請求發起對中國的鍍鋅板產業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此後出口量一路大滑。鍍鋅板主要應用於汽車外殼。今中國對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再增稅25%,實際上7月6日後實際美國進口車的關稅為40%。預計貿易戰對鋅的影響或將從終端汽車上間接體現。
銅: 我國為精煉銅的凈進口國,整體中美貿易摩擦對銅價的實質影響不大。
鎳: 中美貿易戰主要對中國鎳下游消費產生較弱影響,以不銹鋼行業為例。2017年中國不銹鋼出口量395萬噸(佔中國總產量的15%左右),出口至美國的佔比僅1.5%左右。美國不銹鋼產量275.4萬噸,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產量來填補中國進口量的缺失。而至於美國針對進口商品額外關稅征稅對中國國內不銹鋼需求的減弱影響存在,主要表現在對電子產品、醫療設備、電視機等主要加征關稅類商品的不銹鋼用量端產生一定壓制,繼而影響全年國內不銹鋼消費量,再傳導到鎳需求端。但是今年全年國內及海外原生鎳供應缺口確定,鎳價仍然長期處於上漲通道內。 目前美國對中國未來或將加征4000億美元進口中國商品的關稅,而中國去年全年進口美國商品僅1300億美元。中國接下來如何接招,值得關注。在全球化的今天,貿易摩擦沒有贏家,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貿易關系惡化,不僅會傷害到中國,也會傷害到加拿大、西歐等美國的盟友,也包括美國的企業。未來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將不斷擴大並呈常態化,中國應按照既定的節奏,以人民為中心,為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堅定推進改革開放,堅決執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經濟,加快中國現代經濟體系。而國內有色產業發展可統籌考慮國內產業發展與海外生產能力布局,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國內產業政策和國際貿易政策,對出口目的地進行戰略性調整,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積極開發南亞、東南亞及東歐市場。
[轉載需保留出處 - 上海有色網] 中美貿易摩擦對有色金屬的影響
7. 貿易戰對國際期貨哪些品種影響比較大
貿易戰對國內期貨的影響是工業品價格下跌,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國際期貨的影響則恰恰相反,工業品價格上漲,農產品價格下跌
8. 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及全球經濟有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有分析認為,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沖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進一步寬松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其一,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佔中國商品總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對美商品出口不僅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如玩具、傢具、紡織的對美出口均占該行業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電子機械等對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
其二,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例如,因特爾和AMD在個人電腦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國手機絕大多數亦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在尋找此類技術的替代時需要一定時間。
其三,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佔中國全部FDI的3.3%,十年內美資在華企業雇傭人數累計超過100萬,中國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幾大出口國所佔的比重已相當之高,進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場佔有率的空間極其有限最後,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
但也有觀點認為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首先,貿易摩擦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要小於對金融市場的短期沖擊;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失控,兩國博弈將最終收斂於雙向妥協,新時代不會有「新冷戰」;第三,中國將堅持「以我為主」的應對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長期實力補強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間。第四,目前中國對美出口量佔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量的19%,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約佔40%,中國是全球貿易中間產品出口商,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可通過與其他國家增加貿易合作進行對沖。
9. 貿易戰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鋼鐵行業——暗度陳倉,不必憂慮
由於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暗度陳倉」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先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然後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於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我國現貨市場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幾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國內需依然較好,不必過分憂慮,我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較好,內需強勁。
新能源行業——影響有限,持續關注
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表現突出,出口量達到10.6萬台,其中機動車的出口佔比達到10.01%;2017年新能源車出口金額達到了3.27億美元。分出口國來看,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為214台,金額達到165萬美元;向美國出口的插電混動乘用車為1042台,金額為6115萬美元,在所有出口國家中美國排位第一。
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同時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國的技術和零配件,對銷量的影響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進入中國可能會被徵收高額關稅。「早在雙反的時候,美系車部分車型就很受影響,美國這么大力度貿易戰的話,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務部宣布對產自美國的部分大排量進口汽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涉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及賓士、寶馬、本田的美國公司等企業。」
全球油氣行業——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對於油氣行業來說,整條石油供應鏈上,管道、平台、石油鑽機和加工設備都依賴於鋼鐵。美國油氣管道進口鋼鐵用量佔用於建設項目的鋼鐵總量的四分之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很可能對液化天然氣(LNG)新項目的投資造成破壞。LNG項目向來耗資頗巨,通常需要買家以固定價格作出長期承諾,以便為開發商提供財務上的確定性。若缺少了這份保障,開發商或許就不會為LNG終端項目開綠燈放行。
貿易戰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盡管地緣政治危機令上周油價走高,但隨著中美展開貿易對決,股市情況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樣大跌。目前,市場已經有所猜測,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受此影響,油價也將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車產業——汽車無妨,零件遭殃
因為中美進出口汽車現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進口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2017年中國進口車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美系車企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進口到中國市場的數量為6.47萬輛,同比增長78.5%。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2017年進口到中國的數量是1.7萬輛,同比增長51.6%。相比於中國市場年銷超過2000萬輛的基數而言,中美汽車進口市場的變動對於整體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很多都是來自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後出口,因此影響的波及面世相對較廣的。
通訊行業——依存度低,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對華一直保持嚴禁美國運營商使用中國通信主設備產品的政策,所以華為、中興等的通信網路設備在美基本沒有銷售,市場依存度低,貿易戰對其影響不大。
化工行業——短期影響,問題不大
中美貿易戰會增加化工行業及其上下游的貿易成本,但短期看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本次調查可能涉及的產品集中在機電、通訊、信息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方面,而化工領域主要為基礎原料,較少涉及到技術糾紛,而國內新材料又主要瞄準的是進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國與美國在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方面的貿易逆差為7 億美元,不存在貿易順差,我們本次301 調查暫時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
紡織服裝行業——訂單轉移,沖擊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同時,紡織品服裝出口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紡織品服裝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目前美國對這個行業關稅不是很高,如中國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一般在10-20%左右,這些產品的關稅若提升至45%將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采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作為貿易戰中美國強有力的一張牌,紡織服裝行業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農產品行業——尚未開戰,已成重災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農業大宗商品儼然成為戰火的主攻區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主要滿足飼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國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大豆也是美國出口向中國的最大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周四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因此,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大豆和豬肉施加貿易報復,會因需求減少而壓低美國相應農產品價格。在今年阿根廷因乾旱減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美國豆粕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進而增加美國養豬農戶的生產成本。
軍工產業——全天強勢,主力熱捧
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場的較大動盪,但越是市場情緒大幅波動時,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將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大國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軍工產業是最不受其影響的板塊之一,應當獲得超額收益。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此外,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波音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國納入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的可能性,C919產業鏈有望間接受益於貿易戰升級帶來的進口替代效應。
電子行業——一定影響,觀望態度
大陸對美出口中電子終端比重較大,但國產品牌在美銷售較少,2017 年大陸對美出口電子和通訊產品總金額約為1600 億美元,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5%。總體而言大陸對美的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以外資品牌組裝代工為主。國產品牌市場開拓仍集中於北美以外地區,其供應鏈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小。
組裝代工環節存在外遷可能,上游零組件仍趨於向大陸集中,在「貿易戰」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十年,大陸電子產業已完成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同時正迎來歷史性的產業升級機遇,我們判斷低端的組裝環節未來或將出現外遷的趨勢(例如印度上調手機關稅後部份手機廠將組裝環節遷至享受關稅優惠的印尼)。而憑借資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等有利因素,大陸零組件企業有望向中高端產品線升級,持續提高產業話語權。
中國是美國電子公司的重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中,電子信息類產品的比重約為40%,其中高端晶元、核心設備等是主要的電子產品,如果「貿易戰」發酵,對以上美企亦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