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洪水泛濫成災——澇災的形成和危害有哪些
2008年6月美國艾奧瓦州近日迎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洪水泛濫,艾奧瓦州為受災最重地區。到6月13日,洪水已造成3000餘戶居民被迫撤離,至少15人死亡,經濟損失預計達數十億美元。艾州國土安全與緊急事務署稱災情「500年一遇」。
錫達拉皮茲市是艾州受災最重之地,總人口12.4萬。洪水12日漫過當地一座防洪堤,迫使一所醫院內176名病人緊急轉移。洪水湧入市內,3000多戶錫達拉皮茲市市民離家逃往高處避險。至少438處民居遭水浸泡。
艾州州長切特·卡爾弗當天宣布,全州99個郡中有83個進入災情狀態;9條主要河流水位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初步估計,這場災難給艾州帶來的損失達數十億美元。
州國土安全與緊急事務署發言人布雷特·沃里斯稱,艾州應對洪水的工作迄今已持續10日,「我們認為這是一場500年一遇的洪災」。
錫達拉皮茲市消防部門發言人戴維·科齊曾預測,作為密西西比河支流,錫達河水位13日將到達峰值,約為9.7米,將創下157年以來最高紀錄。
錫達拉皮茲市發生飲用水告急。消防部門發言人科齊說,市內原本有六七口井,如今只剩一口井可以使用。
人們在這口井附近堆起沙包以抵擋洪流,並用機器從井中抽取凈水。「要是連這口井也無法使用,我們就會陷入麻煩。」科齊說。
與此同時,錫達拉皮茲市內大約5500名市民陷入停電危機。電力公司聲稱,正盡力保護電力設施免遭進一步破壞,而這些市民可能還得在黑暗中生活1星期左右。
洪災暴發地點恰是美國大豆和玉米的重要產區。受災情影響,這兩種農產品期貨價格上漲,令原本已經供求關系緊張的國際糧食市場再添陰雲。
美聯社說,芝加哥期貨交易所7月交貨的玉米期貨價格13日漲至每蒲式耳7.09美元,而7月交貨的大豆期貨價格收於每蒲式耳15.365美元。
什麼是澇災
什麼是澇災?澇災就是由於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農田積水超過作物耐淹能力,造成農業減產的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原因是,積水深度過大,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並產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澇災的分類:
洪澇:洪澇災害可分為洪水、澇害、濕害。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發、河水泛濫、淹沒農田、毀壞農業設施等。
澇害:雨水過多或過於集中或返漿水過多造成農田積水成災。
濕害:洪水、澇害過後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災。
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區。
洪澇災害:四季都可能發生。
春澇:主要發生在華南、長江中下游、沿海地區。
夏澇:我國的主要澇害,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東南沿海、黃淮平原。
秋澇:多為台風雨造成,主要發生在東南沿海和華南。
洪澇災害具有雙重屬性,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經濟經濟屬性。它的形成必須具備2個方面條件:①自然條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災害的直接原因。只有當洪水自然變異強度達到一定標准,才可能出現災害。主要影響因素有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地形地勢。②社會經濟條件。只有當洪水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才能成災。受洪水威脅最大的地區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區,而中下游地區因其水源豐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經濟發達地區。
從洪澇災害的發生機制來看,洪澇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復性。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並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黃河流域則有不同的特點。
同時,洪澇災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普遍性。洪澇災害不僅對社會有害,甚至能夠嚴重危害相鄰流域,造成水系變遷。並且,在不同地區均有可能發生洪澇災害,包括山區、濱海、河流入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邊地區等。
洪澇仍具有可防禦性。人類不可能徹底根治洪水災害,但通過各種努力,可以盡可能地縮小災害的影響。
㈡ 最近極端天氣頻發,對整個世界的農作物行情會有何影響
新年伊始的這段日子,似乎並不是那麼平淡,打開新聞媒體總可以看到世界某個角落發生著災害天氣,從澳洲的洪水,到南美的大旱。2010年國內農產品在極端天氣的「帶領」下全年都有著奪人眼球的表現,那麼,最近的異常天氣會對農作物造成如何影響?是否又會帶領農產品走出一波凌厲走勢?
洪災對澳洲農作物的影響究竟如何編輯本段
從新聞媒體報道中,我們看到澳大利亞近期遭遇極端天氣,其東部地區昆士蘭州連續遭受強降雨襲擊,多座城市被淹沒,受災情況較為嚴重,且災情有蔓延到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那麼洪災對澳洲本國農作物生產會造成多大的傷害?我們從澳洲農作物所佔世界地位,以及洪水對作物造成的實際影響兩方面來分析。
澳大利亞土地遼闊但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水資源缺乏。全國農牧業總面積為4.9億公頃,佔全國總面積的64%;可耕地4800萬公頃,灌溉地面積162萬公頃,約佔到3.4%;人均農牧用地25公頃,人均耕地24公頃,人均林地7.8公頃,高居世界前列。作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其多種農產品在世界農業生產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澳大利亞在大麥、小麥、高粱等作物方面,是世界主要的貿易出口國。
澳大利亞大田作物主要包括大麥、小麥、高粱、燕麥、水稻等農作物,種植區與主要分布在東西部海岸。
小麥:種植面積最大的穀物,全國有連綿4000KM的小麥種植帶,新南威爾士州和西澳大利亞州為主要產區。
大麥:主要分布在小麥帶和一部分不適宜種植小麥的地區,最大產區為西澳大利亞州,種植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的40%左右。
玉米和高粱: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和高原地帶,新南威爾士州西部和昆士蘭州為主要種植區域。
水稻:主產區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西部的平原地區和昆士蘭州。本次從昆士蘭州沿海地區形成的洪災在吞沒了該州多個城市之後,現在逐步蔓延至新南威爾士州及維多利亞州,從農作物的種植區域分布上看,主要流經區域為玉米和高粱種植帶以及部分的小麥大麥種植帶。
因為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其作物的生長季節與北半球基本相反,從數據統計資料來看,每年的3-5月份為農作物生長的關鍵季節。1月初相對並不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季節,就受災情況最嚴重的昆士蘭州來講,從多種農作物的種植生長及收獲季節來看,1月初小麥大麥種植處於農閑時期,玉米高粱棉花處於生長期初期。同樣在新南威爾士州,小麥處於收獲期末期,大麥已過收獲期。玉米高粱大米棉花處於生長期。
南美災害天氣將對大豆價格形成支撐編輯本段
巴西洪水和阿根廷的持續大旱是最近南美這兩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作為世界上主要農業生產國的巴西和阿根廷,在世界大豆貿易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09/10年USDA統計數據來看,兩者合計大豆出口量佔到整個世界大豆出口量的42%左右。
正在經歷著50年以來最嚴重旱災的阿根廷,農牧業發達的幾個省區雨量比正常年份下降了至少50%的情況下,土壤濕度不夠,甚至出現乾裂現象。乾燥的天氣導致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推遲了原本將在去年11、12月份進行播種的南美大豆。
因此,在美國農業部最新發布的全球農作物供需報告中,將阿根廷大豆2010/2011年度的產量預估值從12月份的5200萬噸下調至5050萬噸。而最近一些來自於阿根廷國內農業部的數據統計,2010/2011年度大豆產量將甚至會因此次乾旱而低於5000萬噸的產量,相比2009/2010全年的5400萬噸,有400萬噸的減少。乾旱天氣的走勢將對大豆的減產產生最終的影響。
極端天氣心裡影響預期大過產量影響編輯本段
阿根廷國內農作物種植區域覆蓋面積較廣,其中中部區域為作物密集種植區。本次乾旱天氣將對多種作物的種植區域造成影響。最近發生在巴西的洪澇災害,從洪水發生的區域上來看,以東北部沿海為主,從巴西國內農作物種植分布來看,該區域不是傳統的農業種植區域。因此實際對農業生產並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天氣狀況影響農業生產,從而傳導到農產品的價格上。這個邏輯是市場所認同的,因此短期天氣狀況,尤其是極端天氣的出現,極大提高了人們對未來農產品價格的預期。
同時,農產品在2010年奪人眼球的走勢,以及在全球投資者對美國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下,這種樂觀的情緒有可能被進一步強化。
因此,我們認為近期南半球突發的極端天氣對農作物的生產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更多是在心裡層面增加漲價預期,從而將導致價格波動。這種情況可能類似於去年8月份左右,由於俄羅斯的持續乾旱,導致俄羅斯政府禁止本國糧食出口而引發的國際農產品全線漲價。
㈢ 南方洪災導致農作物減產,對農業股有什麼影響
影響如下:
1、由於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土壤孔隙被水充滿,造成陸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動受到抑制,加強了嫌氣過程,產生有毒物質,使作物受害而減產。
2、洪澇災害由暴雨引起的洪澇淹沒作物,使作物新陳代謝難以正常進行而發生各種傷害,淹水越深,淹沒時間越長,危害越嚴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河流泛濫,不僅危害農作物、果樹、林業和漁業,而且還沖毀農舍和工農業設施,甚至造成人畜傷亡,經濟損失嚴重。
3、我國歷史上的洪澇災害,幾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1954年7月長江流域大洪澇,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洪澇,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特大洪澇災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降雨中心主要位於江南中部到華南西部和北部一帶,像浙江中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普遍有大到暴雨,其中廣西、湖南、江西的一些的部分地區會有大暴雨。
多輪強降雨雨區存在一定的疊加,持續性強降雨天氣會導致雨區土壤過濕、農田漬澇災害將加重,對早稻孕穗和抽穗開花以及棉花和玉米等旱地作物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強降雨也可能造成魚塘漫塘,也不利於春玉米、棉花、蔬菜和經濟林果等生長發育。
強降雨還可能導致早稻出現「雨洗禾花」的現象,這個名字聽上去浪漫,但實際上,強降雨沖刷稻苗,將導致部分早稻開花授粉受到影響,造成空癟率增加、結實率下降,不利於產量提高;持續多雨天氣致使水稻病蟲害蔓延。
江南、華南地區要加強早稻田間管理,降雨頻繁地區要及時做好排澇、降漬;同時,江南早稻產區要加強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工作。
㈣ 這年頭中國多災多難,在經濟上面會有什麼影響長篇大論也無妨
長江全流域性大洪水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經濟學家認為,今年中國的洪災將影響國民經濟增長至少0.5個百分點。專家估計水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將達2000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黃河、嫩江也相繼進入汛期。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8月初,全國已有28個省、市、自治區的2.4億多人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災,1700多萬間房屋倒塌、損壞,2150多萬公頃農作物受災。
農業部一位官員認為,因為今年夏糧、早稻都已減產,今年要達到年初預定的4900億公斤的糧食目標可能比較困難。同時,今年的農業增加值預計會達到3%以上,但要達到4%的目標也有一定難度。今年夏糧產量比去年減產11%。
洪水的泛濫也影響了工業生產。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工業增加值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6%,增幅比6月份減少0.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在分析增速回落的原因時特別指出,受特大洪水影響,部分地區的一些企業被迫停產。
但就投資和消費而言,洪水的影響可以說是喜憂參半。一方面,洪水減緩了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進度,削弱了市場消費能力,尤其是農村市場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洪水過後的大規模重建家園的活動又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資和各種消費需求。
種種跡象表明,下半年中國的投資力度將繼續加大。
水災將影響中國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
在過去的兩周里,長江全流域性大洪水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
失。此間經濟學家認為,今年中國的洪災將影響國民經濟增長至少零點五個百分
點。
由於目前長江流域的洪水仍在高位運行,至少要到八月下旬才能退到警戒水
位以下,專家估計水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將達二千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黃河、嫩江也相繼進入汛期。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八月
初,全國已有二十八個省市自治區的二億四千多萬人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災,一千
七百多萬間房屋倒塌、損壞,二千一百五十多萬公頃農作物受災。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綜合處處長王躍新分析說,受水災影響,
今年早稻減產已成定局,秋糧也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由於水災尚未結束,
王躍新表示影響有多大目前還不能有一個確切的估計。
農業部一位官員認為,因為今年夏糧、早稻都已減產,今年要達到年初預定
的四千九百億公斤的糧食目標可能比較困難。同時,今年的農業增加值預計會達
到百分之三以上,但要達到百分之四的目標也有一定難度。今年夏糧產量比去年
減產百分之十一。
洪水的泛濫也影響了工業生產。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七月份,工業增加值
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七點六,增幅比六月份減少零點三個百分點。國家統
計局在分析增速回落的原因時特別指出,受特大洪水影響,部分地區的一些企業
被迫停產。
但就投資和消費而言,洪水的影響可以說是喜憂參半。一方面,洪水減緩了
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進度,削弱了市場消費能力,尤其是農村市場的消費能
力;另一方面,洪水過後的大規模重建家園的活動又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資和
各種消費需求。
種種跡象表明,下半年中國的投資力度將繼續加大。在剛剛結束的全國財政
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長項懷誠表示,下半年將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措施加大對基
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以有效啟動經濟。據了解,有關部門已經擬訂出下半年
的投資計劃。
洪水災害也使中國各級政府對防洪設施的建設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國家發
展計劃委員會日前決定將在今年已經增加水利設施投資十七億元的基礎上再大幅
增加此項投資。
一位著名經濟學家最近在中國經濟時報上撰文指出:「這次大洪水雖然是一
種災難,但我們若能由此找出一個刺激經濟的新增長點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西南大旱推升價格預期成今年物價新變數
機構預測,3月份CPI將達到2.6%
隨著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貨幣調控逐步顯現成效,2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在春節因素推動下只達到2.7%,低於此前超過3%的普遍預期。然而,西南持續大旱推高了人們對農糧價格上漲的擔心,讓本來已經被逐漸控制的CPI再次出現新的變數。受此影響,金融機構紛紛預測3月份CPI價格將接近上月水平。有2009年宏觀經濟數據預測最準的券商分析師之稱的中信證券(13.01,-0.01,-0.08%)首席宏觀分析師諸建芳預計,3月份CPI將達到2.6%,其它機構預測的物價數據也與之相差不大。
聚焦 1 調控本已初見成效
每年的春節,由於過節需要,當月的物價往往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上漲。由於今年我國春節在2月份,去年在1月份,所以今年2月份物價漲幅較大,達到了2.7%。對於這個數據,「可以說已經低於市場的普遍預期,說明國家對物價的調控已經見效。」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提出三點理由:
首先,1月份、2月份通常是春節效應、翹尾因素、基數效應比較嚴重的時候,這兩個基數的參考性相對比較差。所以要用剔除食品和燃油價格的CPI——核心CPI進行衡量。2月份CPI同比上漲的2.7%里,有2.05%是由於食品價格的上漲所導致的,核心CPI只有0.4%左右,這表明中國宏觀經濟的供求狀況是基本平衡的。
其次,劉元春說,人們之所以認為未來的通脹壓力很高,一個核心的原因是去年起銀行投放了大量的貨幣。2月份我國M2同比增長25.6%,M1增長34.4%,都在我國近十年來的一個高位水平。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目前中國的貨幣政策已經開始進行大幅度的收縮。從理論上的測算來講,M2到CPI的傳遞周期一般在正常年份需要10個月,危機年份需要11個月到12個月。從正常傳遞來講,恰恰是在1月份、2月份是貨幣沖擊的高點。然而在2005年之後,中國的貨幣向通貨膨脹傳遞機制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金融領域產生了強大的蓄水池效用,大大緩解了貨幣調整對實體領域的沖擊,所以2月份的CPI才會低於市場預期。
此外,許多人認為成本推動是當前通脹壓力比較大的重要原因。2月份我國的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達到5.4%,燃油動力、固定資產價格指數都接近10%。但是要看到,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變化是技術的提升和規模的提升,使中國企業的成本消化能力大幅度提升,所以成本沖擊對物價的影響也在縮小。
2月份CPI數據剛公布的時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曾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預測:「3月份CPI增幅可能明顯回落,並可能對政策基調產生影響。」
聚焦 2 西南大旱成新變數
然而,就在許多經濟研究者認為物價形勢正在變得可控的時候,我國西南發生了大旱,這成了當前物價問題的新變數。
去年入秋以來,包括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在內的我國西南地區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目前百萬公頃農作物絕收。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4月1日在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指揮中心主持召開國務院專題會議,會議強調,目前我國西南地區旱情仍在持續,全國旱情還在發展,抗旱減災任務相當艱巨;黃淮海及華北冬麥區連續低溫,嚴重影響春耕春播春管,農業生產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
來自聯合證券的測算報告則顯示,西南五省區2008年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產量的比重為15.8%,而受旱情況最嚴重的雲南、廣西、貴州三省區佔全國比重為7.7%。以主要的糧食情況來看,西南五省區穀物類產量佔全國穀物類產量的比重為14.45%,雲南、廣西、貴州三省區佔全國比重為7.23%。目前看來,受災區今年糧食生產及主要農作物減產已成定局。粗略估計,如果受旱區糧食減產10%,全國糧食減產預計在1.8%左右。
雖然西南並不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但是這並不影響人們對糧食價格,進而是整體物價可能上升的預期增強。隨之而來的則是農產品(17.87,-0.03,-0.17%)的期貨和現貨價格雙雙加速上行。2月份以來,全國主要糧食期貨價格欲跌還漲:以白糖為例,該品種的芝加哥價格雖然遭遇了類似於2008年金融危機嚴冬時的深度暴跌,但中國價格受西南旱情支撐,並未出現暴跌;大連玉米價格、大連大豆價格、鄭州小麥價格等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價格更是以旱情為導火索,集體大漲,玉米主力合約價格截至3月31日收盤於1928元,大豆價格收盤於3888元,小麥價格收盤於2280元,與2月初相比,整體均呈現上攻態勢。
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的監測則顯示,在旱情最嚴重的雲南省超過半數的地州市,大米價格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聚焦 3 3月份CPI或達2.6%
受西南大旱影響,金融機構近日紛紛上調了對3月份CPI漲幅的預測。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諸建芳最新預計3月份CPI將達到2.6%,由於季節性回落因素,略低於上月。但是他同時強調,2季度物價將重回上升趨勢,CPI平均達到3%的通脹警戒線,通脹壓力總體增大。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張晶做出了和諸建芳相同的預判。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我國糧食盡管連續6年增產,但隨著城鎮化腳步的擴展與深入,城鄉居民口糧消費比重實際呈下降趨勢,而口糧直接消費減少部分,足以解決新增人口的吃糧問題。因此,糧食增產的大部分主要用作飼料用途。西南大旱導致的糧食整體減產勢必影響到飼料量的供應,從而進一步影響到肉禽水產類價格水平。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的預測更高一些,認為可能3月份「通脹環比趨勢就會再度抬升」,達到3%。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市場普遍引用的豬肉價格下跌通脹壓力放緩的看法值得商榷。我們的數據分析表明,過去1年來,肉禽價格一直把食品價格往低拉,但糧食、水產品、鮮蛋、鮮菜、鮮果等上漲推動了食品價格上漲。去年4季度以來,居住等非食品項目價格也在上漲。從CPI各分項來看,2月食品、居住分項對CPI的拉動最大,分別拉動2%和0.4%。在食品CPI中,從歷史數據推算,糧食、肉禽及其製品、鮮菜權重約44%,其中豬肉約佔15%。在2月,鮮菜拉動食品CPI同比2.7%,水產品拉動2.3%,鮮果拉動1.3%,糧食拉動0.5%,肉禽及其製品拉動-0.5%,其中豬肉拉動-1.1%。」
興業銀行(27.03,0.42,1.58%)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的預測數據則相對低一些,但是也達到了2.3%。他認為,「倒春寒」使食品價格節後跌幅低於往年。「我們的數據顯示,春節在2月的天數越多,則3月食品價格環比回落的幅度越大,今年春節全部落在2月,與2002、2003、2005、2008年的情況相似,這四年中3月食品CPI環比均較低,其均值為-1.8%。商務部食用農產品價格環比顯示,今年春節過後,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環比回落較大;但由於『倒春寒』的影響,節後普遍下降的蔬菜、水產價格再次出現上揚,致使環比回落幅度迅速收窄。考慮其影響,我們預計今年3月食品CPI環比跌幅小於其它春節全部在2月的年份。」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四川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2009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一場7.8級大地震在四川汶川縣發生。這次地震震撼面積之大,所造成的破壞之大為歷史罕見。至於所造成的破壞究竟有多大,所造成的實際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究竟有多少,恐怕要過些時候才能確定。但是,從所收集到的信息來看,這次汶川地震所發生的一切無不讓每一個中國人揪心,無不讓整個國際社會揪心。而且這是一場山區大地震,山體的滑坡、塌方,切斷了主要的公路、橋梁、河道的交通,大大妨礙了救災職員第一時間進進主要災區進行的勘察與拯救行動。好些重災區的災情,由於通訊阻塞、天氣惡劣,一時也無法確定。這些都加大災後搶救的困難及生命受到重創的程度。
不過,這次天災發生之後,政府的反應是十分迅速的。無論是各類媒體在第一時間內發布相關消息、報道災情和拯救行動,還是以總理***為總指揮的全國救災領導小組即時趕往救災現場;無論是各種搶救隊伍及時奔往災區,還是各種救災物資迅速源源不斷地聚集到四川等,這些都體現了這一次救災行動與以往任何一次自然災難發生時的情況完全不同。可以說,在強有力的政府組織下,盡管中國人面臨巨大的汶川地震,但中國人能夠在短期內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現在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來評估這次汶川地震經濟損失?它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多大?對四川的經濟影響有多大?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重建汶川的家園?等等。
可以說,在困難的關頭,現在來評估地震對中國經濟有多少影響為之過早,也沒有太多必要,現在要做的就如何搶救每一個存在的生命,就如***總理所說,只要生命有一線的希看,我們就得用百倍的努力。生命至上,是這次災後搶救中一切價值之價值。所以,我非常贊同,中心政府不惜一切代價,來搶救每一個在災難中得以存活下來的生命。這是整個地震救災中的重中之重。然後,對通訊、交通、物流、次生災難、地震後的疫情防治等方面可在迅速高效的組織指揮下進行。這些都能夠為搶救每一個存在著的生命創造條件。
不過,在上述的條件條件下,我們評估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並不是來評估地震給當前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而是通過這種評估來正確地判定中國經濟未來趨勢,如何增強國人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如何加快對災區的經濟重建。
可以說,由於這次地震發生的特殊地理位置,盡管這種地理位置給救災帶來了不少困難,但是由於這次地震發生在山區,這些地方不僅人口少,而且經濟相對落後,因此,災難發生後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影響不會太大。同時,由於地震災難發生地與對外貿易的關系不大,也不是全國的製造業中心,因此,這次地震對人民幣匯率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對全國GDP增長的影響也很小。由於,四川省的生產總值僅佔GDP的3.9%,製造業產值佔中國全部產值的2.5%。就這兩方面來看,汶川地區影響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有人以為,四川是糧食和生豬生產大省,因此,這次地震可能對國內居高不下的CPI上漲會產生更大的壓力,但是盡管這次地震涉及近100萬人口,但是對於近億人口大省四川來說,同樣不會增加國內整體CPI上漲的壓力。一則這次地震所涉及范圍就四川而言也是很小,僅百分之一;二則地震是突發性事件,其影響是短期的,只要這次地震事件一結束,不僅藉助國家實力,家園的重建短期內可以完成,而且除了特別嚴重的災區之外,其他一些災難較輕地方的生產很快就會恢復。
現在我們最為關注的應該是,汶川地震後的災後重建如何來進行,由於當災後大量財力投進該地區時,其災後重建同樣需要一個有效的方式。還有,作為一個地震頻發的地區,這些地區的建築抗震標准如何來設定。可以說,這次大地震中,生命的創傷最嚴重的題目是建築物的倒塌。還有,當地城市基礎設施修建、公共設施建設,其抗震標准都擺在我們的眼前。
總之,盡管汶川地震對當地經濟會造成極大破壞,但對全國經濟及四川的經濟影響都不會太大,也不會改變中國宏觀發展態勢,因此,當前政府宏觀經濟政策並不會由於汶川地震而改變。而且,在大量援助物資及資金流進到災區後,不僅能夠幫助災區在短期內重建家園,而且也創造了該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契機。題目是,當地政府如何在中心政府領導下把握好這個契機,保證援助物資及資金有效率使用,重建災區。
㈤ 黑龍江今年的洪水給大豆玉米造成的影響大嗎
8月中旬,我國糧食主產地東北地區遭遇罕見洪災。截至8月20日9時統計,據遼寧省民政廳報告,8月16日以來發生的洪澇災害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173.8千公頃,其中絕收31.4千公頃;據吉林省民政廳報告,農作物受災面積216.1千公頃,其中絕收47.1千公頃;據黑龍江省民政廳報告,農作物受災面積463.3千公頃,其中絕收197.4千公頃。
東北地區每年生產全國近17%的糧食,基本為秋糧作物。其中,我國粳稻50%的產量出自東北。
農產品分析師王書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東北洪災嚴重,不過對當地水稻影響微乎其微。很多東北水稻主產區幾乎沒受到洪災影響。目前來看,東北粳稻產量依然是豐收的,產量較去年繼續增加。」他同時指出,下半年受水稻最低保護價格提高影響,因此大米價格是處於緩慢上漲態勢。不過,受制於大米下游需求疲軟,價格上漲力度不大。
東北三省是玉米的主產區,佔全國總產量的40%左右。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楊曉芸指出:「今年東北玉米長勢不錯,目前洪災時間不長,對玉米產量影響不是很大,估計今年玉米產量還是會不錯的。」
黑龍江則是國產大豆的主產區。農產品分析師張蘭蘭認為,洪災只對沿江一帶和低窪田地有影響,整體大豆長勢不錯,預計可能會有小幅減產,但不會大幅影響全局。價格方面,國內大豆期貨價格更受國際大豆市場影響,美國農產品天氣市炒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中長線來看,大豆供應壓力仍較大,維持震盪偏空思路。
㈥ 為什麼洪災易引發蝗災 通俗解釋
防治蝗蟲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農業防治(生態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這些防治要達到的目標都是消滅蝗蟲,避免蝗蟲對莊稼的為害。
在防治蝗蟲時強調要預防為主,因地因時制宜,採取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
所謂的預防為主,就是要盡量在蝗蟲大發生之前,或在蝗蟲發生程度較低,蝗蟲還沒有給莊稼造成損失時,及時採取行動,將蝗蟲殺死。
否則,在蝗蟲發生程度嚴重時採取行動,不但要使用更多的人力和金錢,而且也會給莊稼造成嚴重的損失。
治理蝗災方法:
第一: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主要方法可以歸結為三種:
1、減少蝗蟲的食物源。
很多種蝗蟲都吃玉米、小麥、高粱、水稻、穀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樹等。
因此在蝗蟲發生地盡量多種植大豆、苜蓿、果樹和其它林木,則可以防治蝗蟲;
2、減少蝗蟲的生存地。
有些蝗蟲發生地地勢較低,可以把這樣的地塊改造成池塘,養魚、養蝦,這樣可以使蝗蟲的生存地大大減少,也會較好地防治蝗蟲;
3、減少蝗蟲的產卵地。
有些種類的蝗蟲,如東亞飛蝗,它喜歡在乾燥裸露的地塊產卵,要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數量,使植物覆蓋度達到70%以上,這樣的地塊就不適於蝗蟲產卵了,也就可以減輕蝗蟲的危害。
第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目前採用的主要有三種:(1)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控制蝗蟲;
(2)採用生物農葯防治蝗蟲;
(3)牧雞和牧鴨防治蝗蟲。
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
蝗蟲的天敵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鳥、真菌、病毒、線蟲、捕食性的甲蟲、寄生性的蜂類、寄生蠅類等。
很多種青蛙或蛤蟆都可以吃蝗蟲,如澤蛙、金線蛙、林蛙、黑斑蛙還有黑眶蛤蟆、中華大蛤蟆等;
黑斑蛙每天可以捕食蝗蝻135隻以上。
澤蛙每天可以捕食122多頭蝗蝻。
蛤蟆每天可以捕食167頭蝗蝻。
在自然界鳥吃蟲是普遍的常識。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鳥吃蝗蟲記載,如在唐代就記載有數千萬白鳥取食蝗蟲,一晚上就將蝗蟲吃盡,莊稼免於受害。
國記載吃蝗蟲的鳥有18種,包括海鷗、伯勞、灰喜鵲、喜鵲、草鷺、椋鳥等。
曾經在天津大港水庫東亞飛蝗發生基地,觀察到有大批海鷗飛到發生程度高的地塊捕食蝗蟲的情形。
螞蟻、步甲、芫青、雛蜂虻、食蟲虻等都是蝗蟲的重要捕食性天敵昆蟲,在蝗蟲的發生地可以常見到它們捕食蝗蟲的情況。
而蝗蟲的寄生蜂等又是蝗蟲的寄生性天敵昆蟲。
在自然界中可以消滅很大一部分蝗蟲,一般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災的爆發,除非由於某些原因,蝗蟲的天敵沒有能力控制下蝗蟲則大爆發。
因此保護和利用好當地的蝗蟲天敵,對於控制蝗蟲有重要作用。
種植可以招引天敵的植物,如中華雛蜂虻和芫青的幼蟲捕食蝗蟲的卵,成蟲取食花蜜或花,因此可以在蝗蟲發生地種植開花植物,為天敵成蟲提供補充食物,提高天敵的數量,控制蝗蟲;
第三:農葯防治:
目前用於防治蝗蟲的生物農葯有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和印楝素。
蝗蟲微孢子蟲是蝗蟲專性的、只有單個細胞的原生動物。
蝗蟲取食了有微孢子蟲的食物後,就可以引起蝗蟲得微孢子蟲病。
經過一段時間後,蝗蟲因得病而行動遲緩、不能飛行,產卵量下降,直至死亡。
蝗蟲一旦得了微孢子蟲病,它就成為了傳染源,到處傳播微孢子蟲,而且得了病的蝗蟲它產下的卵也帶有微孢子蟲。
這種病可以通過食物污染、蝗蟲相互咬食,在蝗蟲群中傳播,形成長期的流行病,就像是流感一樣。
因此一次防治後,該病可以在蝗群中流行多年。
㈦ 泛濫的洪水如何形成的
2008年6月,美國艾奧瓦州迎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洪水泛濫,艾奧瓦州為受災最重地區。到6月13日,洪水已造成3000餘戶居民被迫撤離,至少15人死亡,經濟損失預計達數十億美元。艾州國土安全與緊急事務署稱災情「500年一遇」。
錫達拉皮茲市是艾州受災最重之地,總人口12.4萬。洪水12日漫過當地一座防洪堤,迫使一所醫院內176名病人緊急轉移。洪水湧入市內,3000多戶錫達拉皮茲市市民離家逃往高處避險。至少438處民居遭水浸泡。
艾州州長切特·卡爾弗當天宣布,全州99個郡中有83個進入災情狀態;9條主要河流水位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初步估計,這場災難給艾州帶來的損失將達數十億美元。
州國土安全與緊急事務署發言人布雷特·沃里斯稱,艾州應對洪水的工作迄今已持續10日,「我們認為這是一場500年一遇的洪災」。
錫達拉皮茲市消防部門發言人戴維·科齊曾預測,作為密西西比河支流,錫達河水位13日將到達峰值,約為9.7米,將創下157年以來最高紀錄。
美國艾奧瓦州洪水泛濫錫達拉皮茲市已發生飲用水告急。消防部門發言人科齊說,市內原本有六七口井,如今只剩1口井可以使用。
人們在這口井附近堆起沙包以抵擋洪流,並用機器從井中抽取凈水。「要是連這口井也無法使用,我們就會陷入麻煩。」科齊說。
與此同時,錫達拉皮茲市內大約5500名市民陷入停電危機。電力公司聲稱,正盡力保護電力設施免遭進一步破壞,而這些市民可能還得在黑暗中生活一個星期左右。
洪災暴發地點恰是美國大豆和玉米的重要產區。受災情影響,這兩種農產品期貨價格上漲,令原本已經供求關系緊張的國際糧食市場再添陰雲。
美聯社說,芝加哥期貨交易所7月交貨的玉米期貨價格13日漲至每蒲式耳7.09美元,而7月交貨的大豆期貨價格收於每蒲式耳15.365美元。
什麼是澇災?澇災就是由於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農田積水超過作物耐淹能力,造成農業減產的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原因是,積水深度過大,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並產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澇災害澇災的分類:
洪澇:洪澇災害可分為洪水、澇害、濕害。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發、河水泛濫、淹沒農田、毀壞農業設施等。
澇害:雨水過多或過於集中或返漿水過多造成農田積水成災。
濕害:洪水、澇害過後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災。
洪澇災害:在中國主要發生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區。
洪澇災害:四季都可能發生。
春澇:在中國主要發生在華南、長江中下游、沿海地區。
夏澇:夏澇是我國的主要澇害,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東南沿海、黃淮平原。
秋澇:多為台風雨造成,主要發生在中國東南沿海和華南。
洪澇災害具有雙重屬性,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經濟經濟屬性。它的形成必須具備兩方面條件:1.自然條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災害的直接原因。只有當洪水自然變異強度達到一定標准,才可能出現災害。主要影響因素有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地形地勢。2.社會經濟條件。只有當洪水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才能成災。受洪水威脅最大的地區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區,而中下游地區因其水源豐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經濟發達地區。
從洪澇災害的發生機制來看,洪澇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復性。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並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黃河流域則有不同的特點。
同時,洪澇災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普遍性。洪澇災害不僅對社會有害,甚至能夠嚴重危害相鄰流域,造成水系變遷。並且,在不同地區均有可能發生洪澇災害,包括山區、濱海、河流入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邊地區等。
但是,洪澇仍具有可防禦性。人類不可能徹底根治洪水災害,但通過各種努力,可以盡可能地縮小災害的影響。
㈧ 玉米價格每噸漲千元是和今年多發的洪災有關嗎
不能說沒有關系,肯定是有一定關系的,但是也不是全部的原因,其實主因還是市場需求擴大。最近這幾年工業用的玉米過度,主要是酒精、燃料乙醇,以及澱粉對玉米的需求量很大,所以玉米的價格才會一直呈現上漲的趨勢。
自然災害是玉米減產的一個因素,從而也就導致了價格的上升,而市場對玉米的需求是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因素。綜合來說,日漸擴大的需求才是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玉米價格的上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㈨ 洪災 會影響玉米價格嗎
你好 個人認為影響不是很大。
1 洪災影響較大的是水稻,玉米最害怕的是乾旱,目前東北地區雖然部分地區有內澇,但是用抽水機抽就可以了。
2 離新玉米上市時越來越近,9月下旬新玉米就會陸續上市。隨然上市供應量增加,價格會有壓力。
3 我建議你關注下新玉米上市後國家的收儲政策的變化。
4 還有關注下美盤玉米的價格波動。
總結: 目前玉米高位震盪,洪災的影響有限,後期關注下供需情況和國家政策。
㈩ 玉米受澇災影響有哪些體現
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澇的作物。土壤濕度超過最大持水量80%以上時,玉米就發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現更為明顯。玉米種子萌發後,澇害發生得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時間越長受害越重,淹水越深減產越重。一般淹水4天減產20%以上,淹沒3天,植株死亡。對玉米苗期生長造成倒伏、莖折和澇漬等災害,必須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1、排水降漬 要疏通田頭溝、圍溝和腰溝,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土壤濕度,達到能排、能降的目的。
2、中耕鬆土 降水後地面泛白時要及時中耕鬆土,在不豁、不壓芽或不壓苗的情況下,及早採取深松耕作措施增溫、散墒、放寒。破除土壤板結,促進土壤散墒透氣,改善根際環境,促進根系生長。播種過深的地塊應採取疏鬆辦法散墒、防寒、增溫,倒伏的玉米苗應及時扶正、培土。
3、早施苗肥 對出現弱苗的地塊,可用氨基酸葉面肥或釀造米醋與氮肥一起進行葉面處理,促進壯苗, 要及時追施提苗肥,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尿素20公斤。對受淹時間長、漬害嚴重的田塊,在施肥的同時噴施高效葉面肥和促根劑,促其恢復生長。
4、加強病蟲害防治 澇後易發生各種病蟲害,注意防治玉米莖基腐病、根腐病,可選用玉米健壯素等;細菌性莖腐病,用農用鏈黴素防治;防治大小斑病要在喇叭口(7月上旬)及灌漿初期(8月上旬)用多菌靈等殺菌劑,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防治玉米螟蟲應在拔節至喇叭口期。
5、補種玉米 對受淹時間過長、缺苗嚴重的田塊,應採取移栽與補種結合的方法,對個別缺苗的可破一條壟挖苗移栽,苗被起走的壟可用早熟品種重新補種或用催芽補種促早出苗,確保苗全、苗勻、苗壯。
6、緩解葯害 對施用除草劑發生葯害的地塊,可用碧護與益微緩解葯害。用碧護或康凱加益微在4~6葉期加葉面肥噴施,一般5~7天噴一次,連續兩次即可恢復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