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關於股票,期貨,外匯實踐心得體會的論文
自己最近操作中一些問題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1、耐心不足,沒有堅持等到勝率足夠高的機會就貿然進場,甚至進場時已經知道輸贏機會各半,勝算不高仍盲目進場,自律性不足,進場太隨意。失敗後往往還不止損,加大艙位去救,小疏忽造成大虧損,得不償失,實際上真正的好機會自己也是知道的。如果能夠耐心等到機會出現才進場,盈利會更有信心。
2、止損沒設或設立的位置不好,止損位經常容易被打掉,之後行情反轉,總結下來是自己的止損位設置太靠近了,沒有給價格波動留下足夠的空間,究其原因仍然是進場點不好,沒有足夠耐心等到最好的進場點,往往使得止損不得不設的很緊,也反過來造成了被打掉止損後行情反轉。
3、外匯操作中可以多次進出,自己靈活性不足,經常盈虧反復,上上下下,其實如果買賣點掌握的好,完全可以小賣點先出來兌現獲利,之後再進去,多次累積獲利。這主要受股票操作思維影響,靈活性不夠,甚至自己在股票操作中也不夠靈活,往往看到一個小級別賣點出現了,知道要回跌了,仍然不知道高拋一部分,低再吸回做差價降低成本。持股不動就無法降低成本,也容易被震盪洗出。如海南海葯最近的操作,如果在高位低級別賣點先出一部分,等低位回補,就很好掌握主動權了。不會被洗出。
4、持股信心不足,提前止盈很多次,這主要是見不得盈利擴大,賺點小錢就想走得本性導致的。也是對行情判斷信心不足,缺乏系統的原因。如果一個上漲或下跌中低級別的中樞尚未成立,行情是不可能一下反轉的,可以有信心的持股。
5、關於震盪波段和趨勢的操作思路。從前認為這兩者有矛盾,即震盪波段是買在布林下軌道、前支撐處,而趨勢操作卻要求追強勢股,買在突破處。現在認識到首先一定要買相對強勢的股票,如果大盤是普跌時,買布林下軌底背離時相對強勢股票。如果上漲趨勢中,可以買強勢股的回調,可以在日線的第三類買點(同時是小級別的布林下軌發生背離時)買入,即買強是買高級別的強勢,而買背離是買低一級別的背離(在高級別圖表上,此類背離可能只是一個突破後的小回調,反而構成了第三類買點),由此,兩者並不矛盾。當然,追超跌反彈,也可以買跌的深的,離最後一個中樞遠的,但那又是另一種思路了,如果行情是震盪的,在布林下軌買入的,到了上軌附近拋還是不拋,就看此時小級別的圖上有沒有發生背離,如果發生了,最好還是拋一拋。如果小級別圖上走勢很強,就沒必要在上軌拋了。
6、下跌後的第一波反抽,如果還不能碰到最後一個中樞,可見反彈之弱,繼續下跌的可能很大。反而構成了第三類賣點。如果進入了中樞內的,強弱一般,如果突破中樞上軌的,反彈很強,如果突破後的回調不破中樞上軌的,反而可能構成第三類買點。成為強勢股。
7、關於順勢和逆勢的一句話,即為順大勢、逆小勢。絕對不可反過來。
❷ 做一輩子的期貨/外匯交易員是一種什麼體驗
牛錢網上有個一模一樣的問題網頁鏈接無論是做期貨交易員還是外匯交易員,在穩定盈利之後,是一種愉快而愜意的人生,沒煩惱,沒憂愁,沒負擔。但是如果你沒有實現穩定盈利,那麼在走向穩定盈利的路程中,你得有心理准備。
那我自己來說吧,初做期貨交易的前三年,我每天都掙扎在痛苦和孤獨中,得得失失、對對錯錯,反復的上下折磨。直到後來我把自己的大腦折磨成了一道程序,盈利虧損已經沒有反應了,那隻是數字變化而已。
當你把所有的時間和注意力都用來研究策略、研究系統學理論、制定策略、開發程序交易時,交易是什麼?交易是去解一道道數學難題而已。錢是什麼?我只知道我支付寶上的錢夠我用了。剩下的所有心思,我只想專注地沉浸在那混沌無測的交易世界裡。
❸ 有沒有做過外匯期貨的朋友,出來交流下心得
盈利太難,短線十次有八次都是虧的,外匯期貨不好做啊。
❹ 中國操盤手調查
5000W那都不叫操盤手,叫交易員,是按照基金經理或是操盤指揮的.真正的操盤手手上資金只少在10個億以上.現在都是機構和機構合作操作股票.一到底有多錢誰都不知道.
❺ 外匯期貨的發展歷程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市場分部,推出了七種外匯期貨合約,從而揭開了期權市場創新發展的序幕。從1976年以來,外匯期貨市場迅速發展,交易量激增了數十倍。1978年紐約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匯期貨業務,197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亦宣布,設立一個新的交易所來專門從事外幣和金融期貨。1981年2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首次開設了歐洲美元期貨交易。隨後,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開設了外匯期貨交易市場,從此,外匯期貨市場便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外匯期貨交易的主要品種有: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紐西蘭元等。從世界范圍看,外匯期貨的主要市場在美國,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IMM)和費城期貨交易所(PBOT)。
國際貨幣市場主要進行澳元、英鎊、加拿大元、歐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貨合約交易;
費城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歐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元、日元、瑞士法郎等。
此外,外匯期貨的主要交易所還有: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SIMEX)、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MATIF)等,每個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國貨幣與其他主要貨幣交易的期貨合約。在外匯市場上,存在著一種傳統的遠期外匯交易方式,它與外匯期貨交易在許多方面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常常被誤認為是期貨交易。在此,有必要對它們作出簡單的區分。所謂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時約定於未來某日期按成交時確定的匯率交收一定數量某種外匯的交易方式。遠期外匯交易一般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互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達成,交易數量、期限、價格自由商定,比外匯期貨更加靈活。在套期保值時,遠期交易的針對性更強,往往可以使風險全部對沖。但是,遠期交易的價格不具備期貨價格那樣的公開性、公平性與公正性。遠期交易沒有交易所、清算所為中介,流動性遠低於期貨交易,而且面臨著對手的違約風險。
❻ 幾天下來炒期貨的感悟
閃牛分析:
最初接觸期貨時,我認為這是一個坐在家裡發財的機會,但幾次重倉碰壁後,自然而然的放低倉位,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開始指望每半年翻一倍,結果4個月被強平了兩次倉,然後預期降低到每年20%的收益,卻已經連續5年35%以上的收益了
保守的性格讓我很多時候做了傻子,卻也讓我得到了一些聰明人沒得到的東西。我是典型的工科男,做一件事之前喜歡先研究,看看是否有長期盈利的方法。剛知道期貨時,我簡直欣喜若狂,這東西好啊,可多可空,T+0,手續費低,只要研究出一些規律,那不是可以坐在家裡掙大錢么?
於是我花費大量研究K線均線,機構持倉數據,每日多空增減倉,上網搜索商品供需關系,甚至查看主產地天氣情況。結果大家都能預期,這些東西看起來都好,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現在看起來,當時是走了很多彎路,但轉念一想,沒有那些彎路,或許也不會有後面的那些收貨,這基本是每個做期貨的人的必經之路吧。
幾年後當我有了比較穩定的盈利後,我曾經非常推崇一句話,「技術指標反映一切數據',多空數據,主力散戶持倉,參與者心理變化,甚至主力的刻意打壓和拉升,一切的一切,全部可以從盤面上反映出來。當然可以反映是一回事,你能不能全部解讀出來是另一回事。
技術派做到高手級別絕對是可以在期貨上長期盈利的,他們完全可以無視基本面的一切信息。但是這不代表基本面一點用都沒有,基本面派做到極致,一樣可以掙錢,而且會掙更多的錢。問題在於,靠基本面做盤只適合於大資金的機構用戶,人家有足夠的錢,和人脈關系去了解商品真正的供需。那些誰都能在網上查到的所謂基本面信息,根本不叫基本面,甚至很多時候是用來引誘小散戶反向操作的工具,依靠這些來做盤,你會死得很慘。原因很簡單,你能看到的信息,別人也能看到,如果你靠這個來操盤,別人當然也可以,如果你能賺錢,別人為什麼不行?如果大家都賺錢,那這還是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期貨市場嗎?
❼ 求股票、期貨、現貨、黃金、外匯操盤手的個人感悟、交易經驗等。
市場為師,主力為師,失敗為師。
❽ 期貨小生,一位90後交易者的感悟……
投資有風險
期貨新人必須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要做好期貨不能盲目
資金安全,本金要保護好
賭性過重也要不得
❾ 外匯期貨方面的拜託大家了!😭😭感謝!
C. LSI 法就是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資法,利用 LSI 法可以消除外匯風險,也不存在利率
❿ 外匯期貨是什麼在生活中有什麼意義嗎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市場分部,推出了七種外匯期貨合約,從而揭開了期權市場創新發展的序幕。從1976年以來,外匯期貨市場迅速發展,交易量激增了數十倍。1978年紐約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匯期貨業務,197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亦宣布,設立一個新的交易所來專門從事外幣和金融期貨。1981年2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首次開設了歐洲美元期貨交易。隨後,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開設了外匯期貨交易市場,從此,外匯期貨市場便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外匯期貨交易的主要品種有: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紐西蘭元等。從世界范圍看,外匯期貨的主要市場在美國,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IMM)和費城期貨交易所(PBOT)。
外匯期貨的主要交易所還有: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SIMEX)、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MATIF)等,每個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國貨幣與其他主要貨幣交易的期貨合約。在外匯市場上,存在著一種傳統的遠期外匯交易方式,它與外匯期貨交易在許多方面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常常被誤認為是期貨交易。在此,有必要對它們作出簡單的區分。所謂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時約定於未來某日期按成交時確定的匯率交收一定數量某種外匯的交易方式。遠期外匯交易一般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互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達成,交易數量、期限、價格自由商定,比外匯期貨更加靈活。在套期保值時,遠期交易的針對性更強,往往可以使風險全部對沖。但是,遠期交易的價格不具備期貨價格那樣的公開性、公平性與公正性。遠期交易沒有交易所、清算所為中介,流動性遠低於期貨交易,而且面臨著對手的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