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瑞郎黑天鵝事件對眾多外匯經紀商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因為瑞士央行曾經承諾一直嚴守歐元兌瑞郎1.20的底線,也就是說當歐元兌瑞郎在1.20這個位置毫無疑問是可以做多的。
很多外匯經紀商包括投行都持有歐瑞這個位置的多單,這次的瑞郎黑天鵝,導致歐瑞迅速下跌超過30%,平台手裡的多單根本就不能平倉,因此他們現在只有自己承擔損失,導致了很多平台都面臨破產的風險
『貳』 外匯市場發生過哪些黑天鵝事件
2016年10月7日英鎊閃崩黑天鵝事件
2016年6月24日英國退歐黑天鵝事件
2015年7月20日黃金黑天鵝事件
2015年1月15日 瑞士法郎黑天鵝事件
2014年12月15日 盧布暴跌黑天鵝事件
以上是近幾年來世界上影響最為廣泛的黑天鵝事件。
『叄』 股市上有什麼黑天鵝事件
1、1992年股票認購證
1992年股票認購證確定為30元1份,一開始的信息:認購證在1992年內分4次搖號,共發行10多個股票。當時大家搞不清楚該買還是不該買,對這個問題的判斷,所有人都沒有經驗。認購證的發行時間為期10天,在當時的10天發行期中,對所有躍躍欲試的人的心理都是一種考驗。在認購證發行的10天中,櫃台銷售並不踴躍,從未發生過排隊的現象。1992年上海發行的股票認購證的奇跡發生在認購證全部銷完之後。由於改革開放,股份制改造需提速,原定的發行額度大大增加,1992年上海全年發行的股票要增加到50個,於是,認購證成了當時的稀世珍寶,一夜間洛陽紙貴。以100份認購證為單位來計算,化3000元的認購證投入,並用幾萬元作為流動資金來認購股票,認購股票後上市就拋、將拋出股票後的資金繼續認購新股……如此滾動操作,就平均收入而言,100份股票認購證大概可賺50萬元。而20年前的50萬元,與今日的50萬元那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啊!可以說,1992年的股票認購證造就了上海股市的第一代大戶,一大批人通過認購證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資本原始積累。
2、股價放開
上交所正式開業(1990年12月19日)以後,歷時兩年半的持續上揚,但基本是有價無市,交易量太小,終於在1992年5月26日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股指一飛沖天達到1429點高位。但好景不長,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
3、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中上證綜指跌到了333點,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在1994年7月29日出台三大利好救市:a.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b.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c.採取措施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達200%,最高達1052點。
4、國債期貨327事件
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是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國債期貨327品種受操縱,最後10分鍾交易作廢,這種交易作廢事件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的影響,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隨後股指又暴跌,形成小竹筍走勢。5、《人民日報》專評干預
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期間,市場開始崇尚績優,在深發展(從6元漲到20.50元,中間有除權)等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深成指漲幅達346%遠大於上證綜指漲幅的124%。在此背景下,上面認為漲得太多了,於是《人民日報》發表《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證券市場有暴漲必有暴跌!文章發表當天,配合漲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場暴跌,大盤連續3個跌停。
6、轉配股
轉配股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時,國有股或法人股股東由於缺乏現金等原因將配股轉讓給社會公眾,由社會公眾股股東認購的股份。轉配股是我國股票市場特有的品種,它產生於1994年至1997年。這幾年一直不能上市流通。 2000年3月中國證監會決定,轉配股從4月開始,用24個月左右的時間,逐步安排上市流通,上市的方式是按照產生轉配股的時間先後,分期、分批陸續進入二級市場流通。滬深兩市實施轉配股的公司共168家,轉配股總量約33.05億股,占兩市流通A股數量的3.96%。
7、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
中國證監會宣布向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市場,允許國內居民以合法的外匯進行B股交易,一時間2月19日前存入銀行的外幣資金大量湧入B股市場。2001年2月28日,B股恢復交易首日便全部漲停。此後的一段時間里,B股股價一路上揚,最高上竄至230點,交投一度異常活躍。
『肆』 外匯黑天鵝事件是什麼意思
黑天鵝事件(英文:Black swan event)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從次貸危機到東南亞海嘯,從「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到9.11事件,瑞士央行放棄歐元兌瑞郎匯價下限後瑞郎的暴漲。
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
『伍』 外匯交易中的黑天鵝事件指什麼
外匯黑天鵝時間,簡單的來說,就是代表能夠影響外匯市場的大事件,這些時間的結果出乎幾乎所有投資人的預料,導致外匯市場發生劇烈的波動,從而引發大規模爆倉等時間。例如去年的英國退歐公投、例如美國總統大選,這都是比較典型的外匯黑天鵝事件。
『陸』 什麼外匯黑天鵝事件,瑞郎事件是什麼意思
事情要從2011年說起……
一直以來瑞士都是一個經濟上和政治上都十分獨立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從沒跟其他國家發生過戰爭的國家。在國際上從來不"站隊",沒有"盟友"。而且也沒有加入歐元區貨幣,一直沿用自己的瑞士法郎。也正是因為這樣,瑞士銀行才會如此"出名"——任何人把錢存入瑞士銀行,將被永久保密,即使是罪犯存入的錢也一樣,沒有任何一國的任何部門有權利讓瑞士銀行為本國的執法行動放行。#然而這一特殊服務已經被撼動了,因為存入瑞士銀行的贓款越來越多,迫於各方面的壓力,瑞士銀行已經鬆口稱會協助某些案件的調查。#
而且,瑞士一直有著自己拿手的幾個產業支撐整國經濟,比如金融、鍾表業、旅遊業、食品等其他輕工業……整體發展十分穩定。我們知道,經濟穩步發展,所對應的本國貨幣也會穩步升值,所以瑞士的本國貨幣瑞士法郎一直以來都是緩慢升值的。然而,受到幾年前歐元區的債務危機的影響,使投資者紛紛把資金從歐元資產撤離尋找避險資產,而最好的避險藏身之處就是瑞士,因為經濟穩定,貨幣穩定,各方面都十分安全。
看上去好像是好事。可是大量的資本湧入瑞士,產生了對瑞士法郎的大量需求(把錢存到瑞士就意味著用自己的貨幣買入瑞士貨幣)。而這就造成了瑞士法郎對外大幅升值。而我們也知道,一國貨幣升值是好事,但升值過快就肯定不是好事了,因為這會影響到本國的出口。當時的情況十分緊急,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會拖垮瑞士經濟並進入衰退。
所以,情急之下,瑞士央行做出了一個實在迫不得已的決定——把瑞士法郎跟歐元"鎖"在一起。
2011年9月6日,瑞士銀行做出了一個令全球金融市場膛目結舌的決定——將歐元兌瑞士法郎的匯率下限定位1:1.2。也就是說,1歐元最低只能兌換1.2瑞士法郎,不能再低了。#如果再低,1歐元兌換更少的瑞士法郎,就意味著瑞士法郎升值了,這是瑞士央行不想看到的。#
瑞央行採取的方法是,只要1歐元兌換的瑞郎低於1.2,瑞士央行就開始用瑞郎購買歐元,以抵消投資者對瑞郎的大量需求所造成的瑞郎升值。就這樣,歐元兌瑞郎就一直處在1:1.2上方,幾年來從未變過。#看上面的圖表也能發現,匯率一直保持在1比1.2以上,從未跌破過。#甚至,就在上周一,瑞士央行還有發言人出來聲明,這一匯率下限是瑞士應該始終堅持的匯率策略,不能動搖。
然而,時隔短短3天,瑞士央行就在周四忽然宣布,取消匯率下限!
可想而知,這是一隻多麼黑的黑天鵝……
這突如其來的、莫名其妙的決定讓整個市場的下巴都掉到地上了,回過神來的金融市場投資者開始恐慌性地拋售歐元,幾乎是瞬間,歐元兌瑞匯率郎像瀑布一樣傾注而下……於是就有了上面那幅詭異的走勢圖。
因此慘遭巨額虧損的基金公司、外匯做市商、外匯交易部門等多如牛毛,很多小公司直接倒閉,一些較大的在做垂死掙扎,有些也已經暫停營業,有些則申請破產保護和重組……這無疑是2015年第一隻騰空而起的巨型"黑天鵝",又黑又大……
當然,你現在最想知道的肯定是"瑞士央行為什麼要這么做?"
但實話說,我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哪怕你現在親自去問瑞士央行行長,他也不會告訴你。甚至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也表示瑞士央行根本沒有事先向她發出預警,她覺得這件事令她十分驚訝。
然而,我們卻能猜測到一個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瑞士玩不起了,不想玩了。因為歐元只要一貶值,瑞士就要拿自己十分堅挺的瑞郎購買歐元,截止日前瑞士已經有價值4950億瑞郎的歐元外匯儲備(相當於瑞士GDP的80%)!
瑞士發現這樣長期下去不行,一直拿較貴的東西去換便宜的東西,這本身就是虧本兒買賣,這個無底洞有再多錢也填不滿,所以還是算了吧。而且,市場一直預期歐元區下周將會實行新一輪的貨幣量化寬松政策(購買歐洲主權債券),目的為了提振歐洲經濟,避免通縮。而這將會使歐元繼續貶值,而瑞士則會繼續成為避險投資者的避風港,瑞郎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如果堅持匯率下限,那麼瑞郎就要再花一大筆錢再次購買正在貶值的歐元……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瑞士如果不取消這項匯率政策,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這一決定宣布後,意味著瑞郎將會大幅升值,而升值的貨幣將會對瑞士的出口和旅遊業造成沉重地打擊,實體經濟的預期也連帶影響到了瑞士的股市,比如有名的瑞士手錶Swatch集團股價一天內重挫16.4%。銀行股也跟著全線下跌,瑞銀集團(UBS)下跌11.7%,瑞信(Credit Suisse)下跌11%。
這一切的連帶效應的發生瑞士央行不可能不知道,但取消匯率下限的決定還是毅然決然地被公布了,即使知道後果非常嚴重,也在所不辭,說明他們知道這個巨大的雪球如果再不戳破,等到大到無法控制的時候就晚了。
『柒』 外匯黑天鵝事件是怎麼回事
來源於一個典故:歐洲人以前沒有見過黑天鵝,認為世界上只有白天鵝.知道歐洲人到了澳大利亞,發現真的有黑天鵝。外匯市場里比如英國脫歐事件,就是黑天鵝事件,引起了外匯市場劇烈波動,有人一夜暴富,有人...
『捌』 瑞士黑天鵝事件,為什麼有些外匯經紀商破產,而有些則沒有
大家都知道外匯價格是出自銀行,各大平台商的報價都是問銀行拿的。但是銀行提供的交易並非都是有100倍、200倍、400倍的。銀行或許只有20倍,甚至更低的杠桿提供給平台商。
大家都知道,很多平台無交易員報價模式,所有單子都是報價給銀行。那麼我們做一個舉例:
如果福匯當時從銀行拿到的杠桿是20倍,而開戶的客戶是200倍。做了1標准手的歐元/美元。按照福匯平台標准佔用800美金的保證金。但是,當這800美金你抵押給福匯的時候,福匯把你單子報價給銀行卻需要給銀行提供8000美金的。受瑞士黑天鵝事件影響,當時行情瞬間波動上千點,所有的止損止盈都是浮雲。所以導致了很大一部分客戶穿倉,賬戶負值。客戶最終虧損的是賬戶上的錢而已,但是福匯卻需要為客戶這筆資金買賬。所以導致了此次事件虧損2.25億美金的情況。
福匯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商,所以在第一時間內得到了3億美金的救助款,很多沒有得到救助款的就倒閉了
『玖』 外匯黑天鵝事件近年來有哪些
1. 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從1997年7月開始,一系列的貨幣貶值,東亞和東南亞金融都受到沖擊。
這一次的黑天鵝事件從泰國泰銖貶值開始,在泰國政府宣布泰銖與美元脫鉤,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
宣布當天泰銖就貶值了20%。這一危機的背後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泰國外匯政策不當的因素,也有國際游資的沖擊。
國際炒家橫掃東南亞之後往東亞發展,每掃過一國,該國貨幣大幅貶值,馬幣林吉特、新加坡元、菲律賓比索、印尼盾等等無一倖免於難。
這場金融危機使得大部分東亞貨幣貶值38%、國際股市暴跌60%、多國社會秩序陷入混亂、甚至政權更迭。
最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救援貸款,對東亞各國實施經濟救援和干預,才阻止了這一危機。
2. 互聯網泡沫破裂
互聯網泡沫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相關的企業呈指數級增長。
低利借款、廉價資產、市場過度自信和純粹投機共同吹起了這次泡沫。
風險投資家們爭先恐後地投資每一個互聯網相關的企業。
這些企業燒錢圈地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他們在幾年內無法盈利,而投資者們卻都忽略了這一基本面只顧盲目追捧,在這些企業上市第一天股價就可以翻三到四倍。
2000年3月10日,戴爾、思科這樣領頭企業的股票突然出現了大量賣單,引起了投資者的恐慌。
僅僅在幾周之內,股市跌去了10%的市值。隨著資本市場的枯竭,燒錢圈地的互聯網企業難以為繼。
這些數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在幾個月內變得毫無價值。到2001年底,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紛紛倒閉,數萬億美元的投資全都打了水漂。
3. 「9.11」恐怖襲擊事件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遭到被劫持的民航客機撞擊後倒塌,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也遭客機襲擊導致局部結構損壞並坍塌。
一時間,舉世震驚。
美國股市休市了四個工作日,直到2001年9月17日才恢復,恢復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7.1%,標普500指數下跌5%。
僅僅5個交易日,股市縮水1.4萬億。
這一襲擊造成的直接損失1780億,間接損失不計其數。恐怖主義也成了全球經濟的黑天鵝。
4. 全球金融危機
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擁有25000名員工的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債務高達6190億美元。
10月全球股市市場縮水了10萬億美元,美國次貸危機最終演變成了全球金融危機。
2001年美國經濟經歷了短暫衰退後,美聯儲為了提供流動性,在一年半之內連續降息11次。
低利貸款燃起了普通群眾——其中不乏缺乏穩定收入甚至沒有收入的人——買房的沖動,進而推高了房價。
寬松的信貸環境加上住房市場的持續繁榮,使得高收益的次級按揭貸款成了新的投資沃土。
這還不夠,銀行家們採取了30-40倍杠桿投資次級貸,瘋狂攫取利潤。
然而好景不長,美聯儲提高利率、房價攀升至高點,2007年次貸危機浮出水面。
為了應對這一危機,各國央行統一步調為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美國政府通過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
這場次貸危機可以說是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
5.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歐債危機始於2008年,冰島的銀行體系率先崩潰。
2009年10月希臘被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下調主權信用評級,歐債危機正式爆發,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義大利等國相繼爆出財政問題。
歐洲各國債務危機的起因也許各不相同,但歐債危機的主要原因有
1、歐元體制先天存在弊端;
2、歐盟各成員國協調不夠;
3、預防機制不健全。
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及其引發的大衰退,以及房地產泡沫的破裂等因素都加劇了歐債危機。
2010年後歐洲主要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救助計劃,歐盟、歐洲央行及IMF也提供了大額資金援助。
而接受救助的幾個重債國家必須進行經濟改革,實施了一系列緊縮政策。
在接受救助的三年後,2013年底,愛爾蘭成為首個推出救助的歐元區國家,西班牙、葡萄牙也陸續退出救助計劃,標志著這一輪危機緩解。
6. 福島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繼發生海嘯,導致世界最大的在役核電站福島核電站放射性物質外泄,該事故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被評為最高級7級,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等級相同。
受此影響,全球股市震動。
英國富時100指數應聲下跌近200點,法國CAC40指數下跌3.5%,德國DAX30指數下跌4%,道瓊斯指數開盤後立刻跳水290點。
日經225指數在開盤當天下跌6.18%,第二天再下跌10%。
日本央行緊急向市場投放26萬億日元資金,以保持充足的流動性。
現在的投資者更關注全球格局,一次天災引發的事故就有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震動。
7. 油價暴跌
2014年6月開始,石油價格在半年內從每桶100美元下跌至60美元。
石油是支撐俄羅斯、伊朗等出口大國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中東國家穩定的重要保障。
導致油價下跌的因素除了石油需求的減少、頁岩油產量的增加外還可能存在政治因素。目前石油價格在50美元徘徊。
8. 中國股災
2015年上半年股市如火如荼,前五個月新開賬戶超過3000萬,到了6月股市泡沫開始破裂,A股在一個月內跌去三分之一的市值。
就在黑色星期一前一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0.1610跌至0.1564,跌幅達2.86%。
這一次的股災在經濟下行的大前提下,清理場外配資、傘形信託導致杠桿資金連環爆倉,發生股市大規模踩踏,同時IPO的加快發行也抽走了大量資金,降低了場內流動性。
2016年1月4日A股首個實施熔斷機制的交易日,A股下跌7%,1月7日開盤不到半個小時A股再次熔斷提前收盤。
政策因素再次引發股市大震盪。
9. 英國脫歐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
英國脫歐是基於提高全球競爭力、擺脫歐債危機的拖累和歐盟規章的掣肘等考量。
然後長期來看,脫歐將使得英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大打折扣。
全球市場對英國脫歐之後的發展並不樂觀,英鎊應聲大跌,兌美元匯率跌幅超過11%,是有史以來最大單天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