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期貨即將上線,你准備好了嗎
5月29-30日,在由上期所和中金所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中金所董事長胡政表示,新形勢下市場主體對風險管理需求更強烈。中金所將不斷豐富產品體系,研究開發外匯期貨等品種,努力建設一個品種豐富、功能齊全、交易適度、運行規范,既具有中國特色,更富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金融期貨交易所。
其實早在5月10號,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中國外匯》指出了中國外匯市場五項具體工作方向。相關工作部署被認為對整個中國外匯市場的系統搭建極具意義。相隔不到20天,中國外匯市場的發展開放捷報頻傳。
中金所牽頭帶動外匯期貨產品方面的研發工作,名正言順且也適逢其時。早在四年前,中金所曾啟動歐元兌美元交叉匯率期貨,與澳元兌美元交叉匯率期貨的模擬交易。後來市場一直有傳言中金所推出相關產品,但官方一直少有表態。
中國的外匯期貨產品將分為人民幣匯率期貨和交叉匯率期貨兩大類。中金所擬建立以人民幣為中心的外匯期貨產品體系,2018年准備先行推出交叉匯率期貨,即歐元兌美元及澳元兌美元,未來再推人民幣匯率期貨。
所謂交叉匯率,是指兩個外幣之間的兌換匯率,交叉匯率期貨是指以外幣之間的兌換匯率為標的的期貨。中金所選擇歐元/美元、澳元/美元為標的,是因為它們均是國內市場主要的交叉匯率交易幣種。
事實上,在2017年10月底,中金所已啟動了歐元兌美元交叉匯率期貨與澳元兌美元交叉匯率期貨模擬交易。模擬交易運行1個多月來,交易日趨活躍,日均成交達39.90萬手,日均成交金額達209.41億元,同時,參與客戶也逐漸增多,其中會員客戶由上市第一周的19個增加到第四周的21個,交易編碼由1854個增加到22784個。
B. 外匯期貨交易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市場分部,推出了七種外匯期貨合約,從而揭開了期權市場創新發展的序幕。從1976年以來,外匯期貨市場迅速發展,交易量激增了數十倍。1978年紐約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匯期貨業務,197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亦宣布,設立一個新的交易所來專門從事外幣和金融期貨。1981年2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首次開設了歐洲美元期貨交易。隨後,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開設了外匯期貨交易市場,從此,外匯期貨市場便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外匯期貨交易的主要品種有: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紐西蘭元等。從世界范圍看,外匯期貨的主要市場在美國,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IMM)和費城期貨交易所(PBOT)。
國際貨幣市場主要進行澳元、英鎊、加拿大元、歐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貨合約交易;
費城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歐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元、日元、瑞士法郎等。
此外,外匯期貨的主要交易所還有: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SIMEX)、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MATIF)等,每個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國貨幣與其他主要貨幣交易的期貨合約。在外匯市場上,存在著一種傳統的遠期外匯交易方式,它與外匯期貨交易在許多方面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常常被誤認為是期貨交易。在此,有必要對它們作出簡單的區分。所謂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時約定於未來某日期按成交時確定的匯率交收一定數量某種外匯的交易方式。遠期外匯交易一般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互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達成,交易數量、期限、價格自由商定,比外匯期貨更加靈活。在套期保值時,遠期交易的針對性更強,往往可以使風險全部對沖。但是,遠期交易的價格不具備期貨價格那樣的公開性、公平性與公正性。遠期交易沒有交易所、清算所為中介,流動性遠低於期貨交易,而且面臨著對手的違約風險。
C. 外匯期貨的發展歷程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市場分部,推出了七種外匯期貨合約,從而揭開了期權市場創新發展的序幕。從1976年以來,外匯期貨市場迅速發展,交易量激增了數十倍。1978年紐約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匯期貨業務,197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亦宣布,設立一個新的交易所來專門從事外幣和金融期貨。1981年2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首次開設了歐洲美元期貨交易。隨後,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開設了外匯期貨交易市場,從此,外匯期貨市場便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外匯期貨交易的主要品種有: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紐西蘭元等。從世界范圍看,外匯期貨的主要市場在美國,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IMM)和費城期貨交易所(PBOT)。
國際貨幣市場主要進行澳元、英鎊、加拿大元、歐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貨合約交易;
費城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歐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元、日元、瑞士法郎等。
此外,外匯期貨的主要交易所還有: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SIMEX)、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MATIF)等,每個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國貨幣與其他主要貨幣交易的期貨合約。在外匯市場上,存在著一種傳統的遠期外匯交易方式,它與外匯期貨交易在許多方面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常常被誤認為是期貨交易。在此,有必要對它們作出簡單的區分。所謂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時約定於未來某日期按成交時確定的匯率交收一定數量某種外匯的交易方式。遠期外匯交易一般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互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達成,交易數量、期限、價格自由商定,比外匯期貨更加靈活。在套期保值時,遠期交易的針對性更強,往往可以使風險全部對沖。但是,遠期交易的價格不具備期貨價格那樣的公開性、公平性與公正性。遠期交易沒有交易所、清算所為中介,流動性遠低於期貨交易,而且面臨著對手的違約風險。
D. 外匯期貨是什麼
概括地說, 外匯指的是外幣或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
1、動態含義:把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的貨幣,並利用國際信用工具匯往 另一國,藉以清償兩國因經濟貿易等往來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的交易過程。
2、靜態含義:外匯是一種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這種 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幣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價證券,如:銀行存款、商業匯票、銀 行匯票、銀行支票、外國政府庫券及其長短期證券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定義為: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 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靜態意義上的外匯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靜態外匯是指一切用外幣表示的資產。根據 1997 年 1 月 20 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中規定,外匯是指:
1:外國貨幣,包括鈔票、鑄幣等;
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
4: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
5:其他外匯資產。從這個意義上說外匯就是外幣資產。
狹義的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之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存放在國外銀行的外幣資金,以及將對銀行存款的索取權具體化了的外幣票據才構成外匯,
主要包括:銀行匯票、支票、銀行存款等。這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外匯概念。
E. 2006 年,( )正式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
A.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F. 境內的人民幣外匯期貨是什麼時候推出的
我朋友最近也在玩期貨,外匯
G. 第二個推出外匯期貨的是
美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
H. 最早的金融期貨品種外匯期貨是在哪一家交易所率先推出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I. 外匯期貨是什麼在生活中有什麼意義嗎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市場分部,推出了七種外匯期貨合約,從而揭開了期權市場創新發展的序幕。從1976年以來,外匯期貨市場迅速發展,交易量激增了數十倍。1978年紐約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匯期貨業務,197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亦宣布,設立一個新的交易所來專門從事外幣和金融期貨。1981年2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首次開設了歐洲美元期貨交易。隨後,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開設了外匯期貨交易市場,從此,外匯期貨市場便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外匯期貨交易的主要品種有: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紐西蘭元等。從世界范圍看,外匯期貨的主要市場在美國,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IMM)和費城期貨交易所(PBOT)。
外匯期貨的主要交易所還有: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SIMEX)、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MATIF)等,每個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國貨幣與其他主要貨幣交易的期貨合約。在外匯市場上,存在著一種傳統的遠期外匯交易方式,它與外匯期貨交易在許多方面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常常被誤認為是期貨交易。在此,有必要對它們作出簡單的區分。所謂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時約定於未來某日期按成交時確定的匯率交收一定數量某種外匯的交易方式。遠期外匯交易一般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互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達成,交易數量、期限、價格自由商定,比外匯期貨更加靈活。在套期保值時,遠期交易的針對性更強,往往可以使風險全部對沖。但是,遠期交易的價格不具備期貨價格那樣的公開性、公平性與公正性。遠期交易沒有交易所、清算所為中介,流動性遠低於期貨交易,而且面臨著對手的違約風險。
J. 目前國內有推出外匯期貨嗎
目前國內還沒有推出外匯期貨,根據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及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規定,外匯、期貨、貴金屬等交易屬於特許經營。要想從事相關業務須獲得有權機關批准。不過你可以在香港投資外匯期貨,像香港本地券商艾德證券在這一塊就做得很不錯,值得你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