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品期貨主力合約持續幾個月
不同品種不一樣,一個月至幾個月的都有
⑵ 怎麼看國內商品期貨過去所有的主力合約
文華財經上面有一個所有主力合約的界面,其他的話,你也可以新建個頁面。
⑶ 期貨各主力合約 是怎麼排的
期貨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合約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按照持倉量和成交量來確定一個品種的主力合約,哪個月份能成為主力合約這不是百分之百的事情,有一定重復,但是未必以後那個月還是主力合約!
臨近交割的月份,即使它現在是主力合約,那麼隨著時間的臨近,它的持倉量和成交量也會萎縮,交投變的不活躍,這時候,臨交割月遠的其它月份合約就逐漸增倉增加成交量變為主力合約! 臨近交割月份的合約,保證金會提高很多,越近,持有這一手合約的成本越高!
⑷ 為什麼很多商品期貨合約的主力合約都是在每年
期貨主力合約就是成交量和持倉量最大的合約。
⑸ 期貨主力合約是什麼意思
商品期貨主力合約只產生在1月/5月/9月三個合約當中
例如:
1601(表示的的2016年1月份)
1605(表示的是2016年5月份)
1609(表示的是2016年9月份)
會隨著時間輪流的做為主力合約;股指期貨則是當月合約為主力合約。
⑹ 為什麼很多商品期貨合約的主力合約都是在每年的1月、5月和9月
這一點不是完全確定的,每一個品種都有細微的差別,按照理論上來說,一般近月合約成交量和持倉量會大一些,成為主力合約。比方說目前1809的合約屬於主力合約,但是由於現在9月快到了,很多品種的主力合約賺到了1901,但是卻不是1810、1811等。
這種現象就是題主所提到的跨月主力合約。
主要還是因為期貨與股票不同,期貨交易的是合約,是有時間限制的,到期就得交割,而大多數的期貨交易不會進行實物交割。也就是說,到期之前就得換成其他的合約。如果每個月都得換合約,那麼在操作成本上就會很高,同時也有可能會影響最後的利潤,所以盡量不要過於頻繁的交換合約。
那麼為什麼是1、5、9月呢?
1月是消費旺季之前,東西方的節日基本上都集中在年底,所以,這個時候往往是消費的旺季,行情會比較好;
5
月和9月往往是農產品的收獲期;
⑺ 中國期貨市場主力合約有哪些
這個問題,問的就有點不專業了!
主力合約時針對某一商品品種來說的!如果說滬銅1208就是期貨銅的主力合約!
主力合約和商品品種是分不開,分開了,就不成立了!
⑻ 商品期貨主力合約是怎麼形成的
我個人覺得主力合約的挑選是主要受產品的生產周期影響。
每個品種都有它自身的周期。威廉江恩在他的書中也寫過,像大豆,它的周期大概是4個月。大多農產品的周期都比較長,因為生長需要時間。國內大豆從種植到收割要140天左右,加上上市,一個周期也將近5個月。美國大豆生長周期是100天左右,加上收割上市,就將近4個月了。而金屬就沒有這些講究,機器一開動,就能出貨。
還有一點,市場的心理預期也會對主力合約的選擇造成影響。
⑼ 商品期貨的合約和主力合約是怎樣劃分的知道的說下哦
成交量和持倉量第一的就是主力合約,期貨合約是有交割月份的。一份合約到了交割日要麼平倉。但是投機者持有倉位不是為了交割,所以快到交割月份了,他們就的把手裡的合約轉換成交割日更遠的合約。所以呢就會出現某個月的合約成交量最大。
主力合約不是不變的,會隨著時間向前推移,主力合約的月份也要向前推移,就是裡面的投機力量在轉換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