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計算阻力位,支撐位
不需計算,是客觀存在的。短線看5日均線10日均線,長線看30 、60日均線。 K線圖里可以看的出來的, 股價在均線下面, 那均線就是阻力 ,相反就是支撐。
如何理解均線
均線也叫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分析工具,在使用的時候往往與K線相結合,對趨勢和技術形態進行判斷。 均線的計算是一段時間內收盤價和收盤點位的算術平均值,連續均值的連線便形成了均線。不過,這只是普通均線,它還可以衍生出加權均線、成交量均線等等。我們通常使用的都是普通均線。 均線的參數是時間,技術分析軟體中往往給出預設設置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線。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通常被稱為半年線、年線(其中考慮到節假日的因素)。 由此不難看出,均線實際上反映的是一段時間的平均成交價格,即籌碼成本。時間參數偏小,均線所反映的平均成本便屬於短期性質,如5日、10日為短期均線;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線則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則是長期均線,反映長期成本。 在均線系統使用方面,主要分以下幾類: 一是趨勢。短期均線上翹,說明股票或指數短期處於上升趨勢。同樣,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上翹,則反映中長期的上升趨勢。如果不是上翹,而是下探,則顯示為跌勢狀態。若是均線斜率不大,處於橫向運行狀態,則顯示盤整格局。在持續性的長期升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上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下方。在持續性的長期跌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下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上方。 當然,短期、中期、長期均線有時方向並不一致。如近期的上證綜合指數短期均線掉頭向下,而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仍維持上行趨勢。不過,後勢若跌勢延續時間較長,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的走勢也會發生改變。 二是交叉突破。我們可以從均線系統的交叉,判斷個股或大盤可能出現的突破型走勢。如2月初至3月初的上證綜合指數,5日、10日、20日、30日均線距離很近,處於反復交錯的匯合狀態。這顯示大盤在此期間失去方向感,處於震盪整理期,短期成本和中期成本十分接近。然而,通常情況下,盤整往往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否則就成了死水一潭。最終,盤整將轉為突破,3月9日的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不久10日均線又上穿20日均線,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態,預示著向上突破的確立。判斷跌勢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線靠近10日均線,後市若相繼下穿20日均線,則預示著跌勢的確立。 三是發散形態。發散是指短期、中期、長期均線相互之間距離越來越大,特別是短期均線此時往往走勢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如果是上翹狀態,則意味著短期成本遠遠高於中期、長期成本,獲利籌碼大增,短期面臨套現壓力。如果是下跌狀態,則說明短期成本遠遠低於中期、長期成本,套現壓力減弱,短期面臨反彈。 四是支撐位和阻力位。均線和K線結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撐位和阻力位的作用。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上方收陽,預示著受到短期支撐,後勢仍將走高;若距離過大,則說明短期獲利籌碼增大,有壓力。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下方收陰,說明受到短期阻力,後市跌幅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線的距離,則會有反彈出現。同樣,K線在上漲或下跌的時候,觸及中期或長期均線,均線都會產生支撐或阻力的作用。若K線跌破支撐,或突破阻力,都預示著運行趨勢的確立。 當然,這里僅是談及均線的簡單使用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投資者可以結合K線自己設置時間參數,找到適合股票的參數。另外,在使用時,投資者需要結合基本面因素活學活用,不可照搬照抄。上市公司因重大實質性利好連續出現暴漲,均線系統即便極度發散,但也未必會立刻出現回落。總之,單個技術指標不是靈丹妙葯,投資者在作分析時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斷。
❷ 股票的阻力位和支撐位的計算方法
壓力位指的是股價在上升過程中遇到壓力,股價會發轉下跌。
支撐位指的是股價下跌到某一個點位。
這種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的辦法在任何時候的K線圖上都可以變現(Balox):日線圖、周線圖和月線圖。
多數情況下,高價或低價會集中在一定的區域,而不是一個點;假如是這樣,我會認為該區域是「支撐區」或「阻力區」。需要指出的是,該區間不能太大,否則對投資者沒有參考意義。
期貨市場中的頂部或底部往往構成阻力位或支撐位;技術圖形中未補的缺口也形成有效的支撐位或阻力位;均線也有助於投資者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觀察趨勢線的走勢也可以確定市場未來的支撐位和阻力位。
需要注意的是,當主要支撐位被擊穿之後,該支撐位便轉換成了主要的阻力位;當主要的阻力位被突破之後,該阻力位便成了主要的支撐位。
找支撐位和阻力位的別一個辦法就是觀察價格在運行過程中的"回撤"--即同當前走勢相反的價格波動,這種波動也稱「調整」或「修正」。
我們拿一輪上升行情來舉例:該行情從100點上漲到200點,然後價格轉身向下來一個回撤,至150點,此後繼續上攻,將價格進一步推高。150點便是行情從100點到200點之間50%的「回撤」。150點證明支撐強勁,換言之,因為價格在回落50%之後,再次回轉上攻,50%的回撤證明支撐有效。下跌行情中出現的上漲「修正」也是一個道理。
一些回撤百分比對於判斷支撐和阻力位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如33%,50%和67%。另外還有兩個數字叫費波納奇數(FIBONACCI是數學家):38%和62%。這五組數字對於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很有幫助作用。
多數好的交易系統軟體都設有這些百分比回撤工具。只要你用滑鼠點擊價格走勢中K線圖上的起始點,然後再點擊價格的高點,技術圖形上就會自動顯示百分比回撤數。
再介紹一種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的辦法,就是以某一價位為基準點,採用幾何的方法來測算這兩個位置。
江恩(死於1955年),這位在股票和商品期貨交易所有著傳奇經歷的人物,曾經積極倡導這種辦法。他還採用上文提到的五個數字來計算他的幾何角度(balox)。一些較先進的交易系統有「GANN FANS」可以幫助你測算這種角度。
❸ 期貨支撐點和阻力點怎麼判斷
期貨技術分析專門有講支撐點位和阻力點位的分析,主要是畫圖形。
❹ 商品期貨指數是怎麼計算的請舉例說明一下,謝謝
他是根據幾個月的連續計算出來的。
你看看 幾乎是後邊幾個合約的加權平均價!
只是個參考的數值
❺ 如何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
通過均線可以看出支撐位和壓力位,在均線以上的是壓力位,在均線以下的是支撐位。股價下跌時,在某一個時間點不會繼續下跌,這個時間點的股價就被稱為支撐位。股價上漲時,在某一時間點不會繼續上漲,這個時間點的股價就被稱為壓力位。
❻ 期貨有幾種交易方法
一是交易的對象不同。現貨交易的范圍包括所有商品;而期貨交易的對象是由交易所制訂的標准化合約。第二是交易目的不同。在現貨交易中,買方是為了獲取商品;賣方則是為了賣出商品,實現其價值。而期貨交易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價格風險或進行投機獲利。第三是交易程序不同。現貨交易中賣方要有商品才可以出賣,買方須支付現金才可購買,這是現貨買賣的交易程序。而期貨交易可以把現貨買賣的程序顛倒過來,即沒有商品也可以先賣,不需要商品也可以買。第四是交易的保障制度不同。現貨交易以《合同法》等法律為保障,合同不能兌現時要用法律或仲裁的方式解決;而期貨交易是以保證金制度為保障來保證交易者的履約。期貨交易所為交易雙方提供結算交割服務和履約擔保.第五是交易方式不同。現貨交易是進行實際商品的交易活動。交易過程與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同步進行。而期貨交易是以各種商品期貨合約為內容的買賣,對象不是具體的實物商品,而是一紙統一的"標准合同",即期貨合約。整個交易過程只是體現商品所有權的買賣關系並沒有真正移交商品的所有權。無論買賣多少次,只有最後的持約人才有履行實物交割的義務。而其他的人只需在合約期滿之前做相反方向的買賣,了結原有交易,把買賣差價結算完了即可。另外,現貨交易活動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具體交易內容由交易雙方一對一談判商定,有較強的靈活性。而期貨交易必須在規范化的市場中依法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交易中買方、賣方互不見面,不存在買賣雙方的私人關系。
希望有所幫助
❼ 商品期貨,怎麼計算強行平倉的點位最好舉例說明。
❽ 股票短線支撐位阻力位計算方法最好詳細點。謝謝!
在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時,我常用的辦法–我認為是最准確的辦法–就是觀察交易品種K線圖的歷史價格,最高點是多少?最低點是多少?以及收盤價是多少?這些往往可以說明問題。這種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的辦法在任何時候的K線圖上都可以變現(Balox):日線圖、周線圖和月線圖。
多數情況下,高價或低價會集中在一定的區域,而不是一個點;假如是這樣,我會認為該區域是「支撐區」或「阻力區」。需要指出的是,該區間不能太大,否則對投資者沒有參考意義。
股票市場中的頂部或底部往往構成阻力位或支撐位;技術圖形中未補的缺口也形成有效的支撐位或阻力位;均線也有助於投資者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觀察趨勢線的走勢也可以確定市場未來的支撐位和阻力位。
需要注意的是,當主要支撐位被擊穿之後,該支撐位便轉換成了主要的阻力位;當主要的阻力位被突破之後,該阻力位便成了主要的支撐位。
找支撐位和阻力位的別一個辦法就是觀察價格在運行過程中的」回撤」–即同當前走勢相反的價格波動,這種波動也稱「調整」或「修正」。
我們拿一輪上升行情來舉例:該行情從3000點上漲到4000點,然後價格轉身向下來一個回撤,至3500點,此後繼續上攻,將價格進一步推高。3500點便是行情從3000點到4000點之間50%的「回撤」。3500點證明支撐強勁,換言之,因為價格在回落50%之後,再次回轉上攻,50%的回撤證明支撐有效。下跌行情中出現的上漲「修正」也是一個道理。
一些回撤百分比對於判斷支撐和阻力位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如33%,50%和67%。另外還有兩個數字叫費波納奇數(FIBONACCI是數學家):38%和62%。這五組數字對於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很有幫助作用。
多數好的交易系統軟體都設有這些百分比回撤工具。只要你用滑鼠點擊價格走勢中K線圖上的起始點,然後再點擊價格的高點,技術圖形上就會自動顯示百分比回撤數。
再介紹一種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的辦法,就是以某一價位為基準點,採用幾何的方法來測算這兩個位置。
江恩,這位在股票和商品期貨交易所有著傳奇經歷的人物,曾經積極倡導這種辦法。他還採用上文提到的五個數字來計算他的幾何角度(balox)。一些較先進的交易系統有「GANN FANS」可以幫助你測算這種角度。
最後一點,就是利用心理價位來確定支撐位和阻力位,這些數字往往是整數位,在市場中,這種辦法屢試不爽。
附阻力位計算的一種方法:
黃金分割法:第一阻力位=最低價*1.191;
第二阻力位=最低價*1.382;
第三阻力位=最低價*1.618;
第四阻力位=最低價*1.809;
第五阻力位=最低價*2。
如何計算支撐位?在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時,常用的辦法就是觀察交易品種K線圖的歷史價格,最高點是多少?最低點是多少?以及收盤價是多少?這些往往可以說明問題。這種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的辦法在任何時候的K線圖上都可以變現(Balox):日線圖、周線圖和月線圖。
多數情況下,高價或低價會集中在一定的區域,而不是一個點;假如是這樣,該區域是「支撐區」或「阻力區」。需要指出的是,該區間不能太大,否則對投資者沒有參考意義。
股票市場中的頂部或底部往往構成阻力位或支撐位;技術圖形中未補的缺口也形成有效的支撐位或阻力位;均線也有助於投資者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觀察趨勢線的走勢也可以確定市場未來的支撐位和阻力位。
需要注意的是,當主要支撐位被擊穿之後,該支撐位便轉換成了主要的阻力位;當主要的阻力位被突破之後,該阻力位便成了主要的支撐位。
找支撐位和阻力位的別一個辦法就是觀察價格在運行過程中的「回撤」---即同當前走勢相反的價格波動,這種波動也稱為「修正」或「調整」。
我們拿一輪上升行情來舉例:該行情從1000點上漲到2000點,然後它轉身向下來一個回撤,至1500點,此後繼續上攻,將指數進一步推高。1500點便是行情從1000點到2000點之間50%的「回撤」。1500點證明支撐強勁,換言之,因為價格在回落50%之後,再次回轉上攻,50%的回撤證明支撐有效。下跌行情中出現的上漲「修正」也是一個道理。
一些回撤百分比對於判斷支撐和阻力位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如33%,50%和67%。另外還有兩個數字叫費波納奇數(數學家):38%和62%。這五組數字對於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很有幫助作用。
今天重點介紹一種判斷阻力位的辦法,就是以某一價位為基準點,採用「一的八分法」的方法來測算要到的這個位置。它是一種簡單但是非常有效的計算個股的阻力價位的方法:「一的八分法」。「一的八分法」就是將數字1進行八等分,Z1=0.125, Z2=0.25, Z3=0.375, Z4=0.5, Z5=0.625, Z6=0.75, Z7=0.875, Z8=1。
那麼怎樣利用「八分法」這些數字計算股票的阻力位呢?步驟非常簡單:首先確定某隻股票的一個波段最低點(按最低價確認最低點),然後用最低點這一天的收盤價(S)乘以1.125,得出的結果用J1表示,即(S) x 1.125=J1。那麼價格J1就是該股從波段低點起開始上漲遇到的第一阻力位,那麼什麼時候考慮賣出呢?從最低點那天開始往後一天接一天的觀察,如果哪一天的收盤價大於J1了,那麼收盤價大於J1的第二天就是最佳賣出時機,同理J2, J3, J4, J5,一樣,可以計算出第二、第三、第四等等一系列阻力位,用這種方法往往可以賣在波段最高點那一天。
下面就舉幾個例子演示這種方法的具體用法:
例一:民和股份(002234),該股在2008年8月15日波段低點那一天的收盤價為14.98元,那麼計算阻力位J1=14.98 x (1+Z1)1=14.98 x 1.125=16.85,也就是說從2008年8月15日那天往後依次觀察,如果哪一天的收盤價大於16.85了,則第二天就是短線賣出的最好時機。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在8月19日這一天的收盤是大於16.85是17.38,按照我們的方法第二天(也就是8月20日)就要考慮減倉或者出貨了,我們現在回頭來看,8月20日那一天果然是一個波段的最高點!
例二:保定天鵝(000687),該股在2008年4月22日波段低點那一天的收盤價為8.32元,那麼計算阻力位J2=8.32 x (1+Z2)=8.32 x 1.25=10.4, 也就是說從2008年4月22日那天往後依次觀察,如果哪一天的收盤價大於10.4元了,則第二天就是賣出的最好時機。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在5月5日這一天的收盤價大於10.4元是10.67,按照我們的方法第二天(也就是5月6日)就要考慮減倉或者出貨了,我們會發現,5月6日那一天果然是一個最高點!
其他幾個阻力位Z3, Z4, Z5……用法和例一、例二一樣,用這種方法計算個股的阻力位效果確實神奇,往往能讓你賣在最高點上。但是也不要迷信於某一種方法,千萬不要在自己腦子裡面給自己思維定勢,覺得不到某某價位堅決不賣,運用這種方法也要根據行情和大勢來判定,大勢好的話你可以放寬自己的盈利目標,大勢不好的話就要順勢而為,有錢賺就走,千萬不要刻意去等待目標價位的出現。
❾ 短線支撐位和阻力位如何計算
在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時,我常用的辦法–我認為是最准確的辦法–就是觀察交易品種K線圖的歷史價格,最高點是多少?最低點是多少?以及收盤價是多少?這些往往可以說明問題。這種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的辦法在任何時候的K線圖上都可以變現(Balox):日線圖、周線圖和月線圖。 多數情況下,高價或低價會集中在一定的區域,而不是一個點;假如是這樣,我會認為該區域是「支撐區」或「阻力區」。需要指出的是,該區間不能太大,否則對投資者沒有參考意義。 股票市場中的頂部或底部往往構成阻力位或支撐位;技術圖形中未補的缺口也形成有效的支撐位或阻力位;均線也有助於投資者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觀察趨勢線的走勢也可以確定市場未來的支撐位和阻力位。 需要注意的是,當主要支撐位被擊穿之後,該支撐位便轉換成了主要的阻力位;當主要的阻力位被突破之後,該阻力位便成了主要的支撐位。 找支撐位和阻力位的別一個辦法就是觀察價格在運行過程中的」回撤」–即同當前走勢相反的價格波動,這種波動也稱「調整」或「修正」。 我們拿一輪上升行情來舉例:該行情從3000點上漲到4000點,然後價格轉身向下來一個回撤,至3500點,此後繼續上攻,將價格進一步推高。3500點便是行情從3000點到4000點之間50%的「回撤」。3500點證明支撐強勁,換言之,因為價格在回落50%之後,再次回轉上攻,50%的回撤證明支撐有效。下跌行情中出現的上漲「修正」也是一個道理。 一些回撤百分比對於判斷支撐和阻力位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如33%,50%和67%。另外還有兩個數字叫費波納奇數(FIBONACCI是數學家):38%和62%。這五組數字對於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很有幫助作用。 多數好的交易系統軟體都設有這些百分比回撤工具。只要你用滑鼠點擊價格走勢中K線圖上的起始點,然後再點擊價格的高點,技術圖形上就會自動顯示百分比回撤數。 再介紹一種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的辦法,就是以某一價位為基準點,採用幾何的方法來測算這兩個位置。 江恩,這位在股票和商品期貨交易所有著傳奇經歷的人物,曾經積極倡導這種辦法。他還採用上文提到的五個數字來計算他的幾何角度(balox)。一些較先進的交易系統有「GANN FANS」可以幫助你測算這種角度。 最後一點,就是利用心理價位來確定支撐位和阻力位,這些數字往往是整數位,在市場中,這種辦法屢試不爽。 附阻力位計算的一種方法: 黃金分割法:第一阻力位=最低價*1.191; 第二阻力位=最低價*1.382; 第三阻力位=最低價*1.618; 第四阻力位=最低價*1.809; 第五阻力位=最低價*2。